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69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19篇
  8篇
综合类   157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5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日照市目前已发展日本栗2667hm2,成为 我国除丹东地区以外栽培面积最大的地区。主 栽品种有金华、丹泽、筑波、银寄等。由于日本 栗具有树姿直立、树势强、树冠大的特点,所以 在整形上以变则主干形或自然开心形为主。现 将其整形要点总结如下。 日本栗从幼树到成龄树(10年生),保留主 枝3—5个,作为树体主要骨架,这是整形修剪 的关键。修剪的时间以落叶后到发芽前为修剪 适期。  相似文献   
3.
2000年10月中旬气温变化大,冬季出现50年不遇的最低气温,且持续时间长,丹东地区栗树发生了严重冻害.为了解这次冻害发生的范围、程度和特点,从中找出丹东栗栽培的范围和日本栗、中国栗高接栽培的北缘,我们于2001年春季和秋季,在全市3县1区选择有代表性的栗园进行调查,每园调查株数不少于100株.  相似文献   
4.
丹东草莓生产的现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莓是蔷薇科草本浆果类植物,栽培历史300多年,我国自1921年从俄罗斯引入黑龙江省一面坡以来,栽培历史80多年.就露地栽培来说,草莓是"早春第一果".果实柔软多汁,色彩艳丽,酸甜适口,芳香浓郁,被人们誉称"水果皇后".  相似文献   
5.
<正>辽宁省丹东地区是我国板栗的主产区之一,目前已发展到150万亩,年产果实8万吨,经济效益4.8亿元。丹东地区栗农繁殖栗树苗木,先定植实生栗苗木,待生长到一定粗度时再进行嫁接优良品种。目前,许多新植砧木幼树陆续进入嫁接期,但发现多数栗农嫁接后成活率较低,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存在问题1.1砧穗配置不当板栗嫁接成活是砧木和接穗双方的愈合过程,亲和力是决定嫁接成活的主要条件。部分栗农利  相似文献   
6.
蚕场是柞蚕的饲料来源及生产基地,养蚕业又是我国传统的优势特产之一。凤城市柞蚕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15%左右,是农业生产的两大王牌(种植业和蚕业)之一。柞蚕生产在辽宁省占1/7,在丹东地区占1/2左右。柞蚕收入占农业总收入比例大的原因是凤城市有得天独厚的柞树资源,  相似文献   
7.
丹东市的实际出发,探讨了丹东市青山工程目前已经取得的成效,提出了丹东市青山工程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提出丹东市青山工程今后的工作建议,以期对其他地区的森林资源保护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丹东是东北地区板栗的主产区,目前,全地区板栗面积超过150万亩,面积和产量均达到辽宁省的90%以上。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丹东地区全面实施板栗倍增计划,其产业势头发展迅速,大有遍地开花之势,并且种植面积正在逐年扩大,但是板栗园区大片林下地不能种植间作,得不到合理有效地利用。板栗作为山区农民的一项支柱产业,价格极不稳定,时高时低,受国际、国内贸易形势影响较大,影响栗农发展板栗产业积极性,严重阻碍板栗产业  相似文献   
9.
对丹东软枣猕猴桃产业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丹东软枣猕猴桃的自然资源进行介绍,同时探讨丹东软枣猕猴桃产业化道路,以期对丹东市软枣猕猴桃的产业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玉米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大豆缺口逐年扩大。油料、糖料受资源约束和国际市场的冲击,生产出现下滑,缺口逐年扩大,然而需求旺盛的优质饲草料却供给不足。有效供给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亟待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结构,提升发展质量,此时玉米种植结构的调整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