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2023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科甜191是以超甜玉米自交系T68为母本,自交系T6302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果蔬型甜玉米品种。果穗筒型,穗长19.0 cm,穗粗5.3 cm,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36~38粒,粒行整齐。籽粒亮黄色,外观漂亮。平均每667 m2鲜果穗产量900 kg左右,出籽率约67.4%。鲜籽粒含粗蛋白2.98%,粗脂肪1.37%,总糖6.7%,口感甜脆清爽,皮薄无渣。播种至采收平均85.4 d(天),适宜京津冀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种植水果型甜玉米是北京市近几年刚刚兴起的产业,大部分采用传统种植普通玉米的方式,虽然早春盖膜可1年种2茬,但大大增加了种植成本.为了探索甜玉米增产新途径,2002-2005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在北京市平谷区及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搞了宽窄行栽培水果玉米并与菜用豌豆间作的试验、示范并获成功.  相似文献   
3.
峰单191是以高产稳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为育种目标,以自交系M485为母本、自交系L20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于2020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审定,审定编号:蒙审玉2020001号。主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等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不同砧木对藤稔葡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少毛变叶191、耐碱性Ln33、巨峰为砧木,藤稔为接穗,研究了砧木对藤稔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少毛变叶191为砧木的伤流液数量、叶绿素含量和果实生长量均显著高于藤稔自根苗,以Ln33为砧木的穗质量、粒质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和总有机酸含量均高于自根苗和其它砧-穗组合;以巨峰为砧木的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低于藤稔自根苗,且不能正常生长和结果.嫁接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影响均不显著.据此认为,西北地区藤稔嫁接树适用砧木品种首选少毛变叶191,巨峰砧不宜在藤稔上应用.  相似文献   
5.
三系杂交晚籼金优191(金23A/191)2001年在湖南资兴春制20 hm2,平均单产3.81 t/hm2,介绍了该组合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6.
京科甜179是以超甜玉米自交系T68为母本,以T8867为父本组配而成的果蔬型甜玉米一代杂种,株型平展,植株长势强。鲜果穗筒形,果穗长18~20cm,穗粗4.5~4.9cm,大小均匀,籽粒黄白相间,每667m2鲜果穗产量800~1000kg。春播生育期82d(天),鲜籽粒含可溶性糖33.6%,还原糖9.9%,皮渣率4.5%;夏播生育期72d(天),鲜籽粒含可溶性糖23.5%,还原糖7.8%,皮渣率11.2%。适宜在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作鲜食甜玉米春播种植,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淮北、安徽淮北、陕西关中灌区作鲜食甜玉米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几种甜玉米品种的来源、特征特性及适宜种植的范围,包括科甜105、京科甜112、甜单8号等,并对甜玉米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甜玉米的品种选择与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影响拖拉机性能的因素1.工作幅宽要与拖拉机的轮胎宽度相适应;后轮的轮距要与机具相互匹配。2.根据维美德拖拉机发动机的特性,发动机的工作转速在1800~2000 r/min范围内最经济。  相似文献   
9.
重金属铅、砷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玉米京科甜183和郑单958为供试作物,通过盆栽试验,对铅、砷胁迫下玉米的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铅对作物的毒性明显小于砷,同时京科甜183对重金属铅和砷的抗性要强于郑单958。试验为植物修复技术提供了有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沈191是沈阳市农科院作物所水稻室培育的中熟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属半松散穗型,分蘖力中等,生育期156 d左右。在2006年辽宁省水稻区域试验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584.93 kg/667 m2。在生产中应掌握培育壮苗,合理密植,科学的肥水管理及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