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4篇
综合类   16篇
园艺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湿陷性黄土以其受水浸湿后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显著下沉的特性,直接影响渠道的使用寿命.因此预制混凝土板衬砌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具有施工方便,维修费用低等优点,深受工程界青睐.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滨海盐碱地改良效果的可持续年限,选择利用“原土直栽绿化综合改良模式”改良的滨海盐碱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通过对不同改良年限滨海盐碱地的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机械组成、全盐含量、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分析,研究了滨海盐碱地不同改良年限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盐碱地改良后,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效果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弱,随改良年限的增加,土壤质地无明显变化,0—20 cm土层土壤容重降低,总孔隙度升高,20—40 cm和40—60 cm土层土壤容重先降低后升高,总孔隙度先升高后降低; 3个土层化学性质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改良年限的增加,土壤全盐含量先降低后升高,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总体来说,原土改良模式对滨海盐碱地土壤的改良效果在5年达到最优,11年时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基本上都比未改良的盐碱地好。  相似文献   
3.
针对冀东滨海重盐碱地原土绿化存在的问题,从整地、土壤改良、树种配置、育苗、栽植与管护等方面阐述了滨海重盐碱地原土绿化技术。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曹妃甸吹沙造地原土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利用黄蕦、毒蕦、柽柳等植物在原土上进行绿化,通过地表覆盖,减少土壤蒸发量,含蓄水源,减少风沙,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改变土壤性状,与目前的直接客土绿化模式相比降低了造价,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曹妃甸滨海盐渍土原土改良绿化技术的研究,探索滨海盐碱地绿化技术与模式。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大部分:分析曹妃甸滨海地区原始生态环境特点及盐碱地的形成和分类;探索原土绿化的防盐排盐控盐工程技术;盐渍土改良技术研究;积累盐碱地栽植和养护管理技术及次生盐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芦笋盐碱地原土育苗与移栽指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春季盐碱地土表盐分高、芦笋育苗困难、移栽成活率低等特点,进行了原土直接育苗、适宜苗龄、移栽培土高度等试验,结果表明:沟侧法育苗,出苗成活率达到93%,较对照高17%;120d龄苗,苗壮、苗齐,成活率高,生育指数高,为盐碱地最佳适宜龄苗。土层过厚,影响出笋质量,盐碱黏土地移栽春季所留土垄高度以5cm为宜,不可超过10cm,否则,初笋时间延后,劣质笋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
滨海泥质重盐碱地原土直栽绿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滨海泥质重盐碱地的土壤特性以及重盐碱地原土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进行了概述。认为应首先对土壤盐分进行测定,进行土地整理与改良。然后选择适宜的树种并注意时空配置。在栽植绿化植物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提高绿化植物的成活率。通过精心栽植与养护管理,有效防治病虫害,滨海泥质重盐碱地原土绿化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天津滨海地区有代表性的滨海盐碱土壤,划分不同盐化生态带,引进盐生植物进行原土绿化栽培试验,最终筛选出适合的乔木有园腊2号、欧洲白蜡、盐桦树、竹柳、金枝槐、金叶槐、沙枣、桑树、杜梨、椿树、火炬树;灌木有紫穗槐、杠柳、松柏柽柳、红花柽柳、沙棘、枸杞、盐碱地玫瑰;藤本为地锦;草本有芙蓉葵、费菜、八宝景天、千屈菜、狼尾草、金边玉簪、碱蓬、芦苇、盐蒿、紫花地丁。  相似文献   
9.
《天津农业科学》2015,(8):10-16
通过对碴石盲沟(填料暗沟)排水条件下潮滩盐土原土改良进行定位试验,研究其改良效果的有效性、持续性。结果表明,改良后种植时土壤的脱盐率达到76.00%。改良后3年内土壤的全盐含量保持在3.00 g·kg-1以下,p H值8.50以下;土壤盐分组成由改良前的氯化钠潮滩盐土演变为氯化物硫酸盐轻度盐渍土或硫酸盐轻度盐渍土;土壤养分由改良前的Ⅵ级土壤演变为Ⅳ级及以上。可见,该技术可使土壤迅速脱盐,改变土壤盐分组成,增加土壤养分含量,且这种改良效果具有持续性。  相似文献   
10.
滨海泥质重盐碱地综合改良与植被构建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滨海泥质重盐碱地低成本原土直栽绿化的目的,筛选出适应冀东滨海地区生态环境、耐盐能力较强的绿化植物品种65个;明确了17种绿化植物的存活阈值及耐盐阈值;加入磷石膏0.45%(2.0 t/666.67 m2)、半腐熟玉米秸秆肥5 cm(33 m3/666.67 m2),混入0~40 cm土层,以提高黏土的通透性;冬春季节地表覆盖粉碎秸秆5.0~10.0 cm抑制返盐;在盐碱含量较高的地块可先种植盐地碱蓬吸盐、降盐;在淡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可利用咸水结冰淋洗盐碱。通过上述措施的综合应用,有效地解决了滨海泥质重盐碱地改良的技术难题,实现了滨海泥质重盐碱地低成本原土直栽绿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