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2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233篇
林业   673篇
农学   409篇
基础科学   183篇
  200篇
综合类   3753篇
农作物   352篇
水产渔业   412篇
畜牧兽医   1532篇
园艺   735篇
植物保护   172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420篇
  2013年   408篇
  2012年   550篇
  2011年   546篇
  2010年   449篇
  2009年   440篇
  2008年   654篇
  2007年   587篇
  2006年   415篇
  2005年   480篇
  2004年   390篇
  2003年   363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285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6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6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章古台地区樟子松松梢螟(Diorytria splendidella Herrich-schaeffer)生活史及其活动规的观察,并对其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樟子松松梢螟最佳防治时期为幼虫初孵期;苦参碱乳油、乐斯本乳油和吡虫啉乳油3种药剂中以体积分数为1∶500的苦参碱乳油防治效果最佳,死亡率为100%。  相似文献   
2.
为验证马铃薯不同覆膜时期和密度二因素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我们进行了此试验,以期确定该区域马铃薯种植的最佳覆膜时期和最佳种植密度。结果表明,采用秋覆膜、顶凌覆膜、播前覆膜,马铃薯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在不同密度间马铃薯产量差异极显著,亩播种密度4000株,产量最高,亩播种密度3500株,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3.
4.
五色既是一种色彩表象又是一种文化观念。通过探究五色起源和发展及形成的传统色彩观念,分析了五色观念思想在明清时期北京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中的色彩体现,并探讨以五色观为核心的传统色彩观念影响下的现代园林艺术设计发展思考。  相似文献   
5.
梅花鹿茸鲜重与年龄的相关性研究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地区的梅花鹿为对象,研究分析了梅花鹿鹿茸重量与其年龄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9龄内梅花鹿的鹿茸重量与年龄呈正相关(r=0.767,P<0.05),它们之间线性回归方程为y=0.345x+1.186。梅花鹿3~8锯的鲜茸单产很高,平均水平达3.28kg/锯。公鹿鲜茸重的变异系数在2~6龄之间逐渐减小,7龄之后又有上升的趋势,其中以5~7龄的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16.2%、6.1%、11.7%。相关数据分析表明,梅花鹿公鹿在1~4龄内经济效益较差,从5龄开始获利,年获利逐年增加,这种趋势与梅花鹿的茸产量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果树施肥最适宜的时期是秋季,其次是果树落叶至封冻前以及春季解冻后到发芽前.秋施积肥一般早熟品种在果实采收后进行,如苹果、梨等;中、晚熟品种在采收前进行.果树秋施积肥,肥料以优质的农家肥为最好.  相似文献   
7.
用稻草对鸵鸟进行饲喂试验,根据增重和血红蛋白(HB)结果,A组试验鸟与对照鸟在增重上有一定差异(P<0.05),而B组试验鸟与对照鸟差异不明显.A组有一定差异的原因可能是鸵鸟年龄偏小,对粗纤维的消化功能还没有完全形成.B组试验鸟也就是鸵鸟在18月龄以后,对粗纤维的消化功能已经完全形成,按20%~30%添加稻草饲喂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前超甜玉米单交种制种产量普遍徘徊在75 kg/667 m2左右,造成种子生产成本提高,较大地挫伤农民的制种积极性,也影响制种基地的稳定性.分析超甜玉米制种产量偏低的原因,一是与品种自身有关,亲本代数较高,抗逆性下降,长势偏弱,限制产量;二是与能否真正落实高产制种栽培技术有很大关系,尤其是苗期管理技术特别关键,这一时期对以后的制种产量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国养兔科技工作者利用现代、先进育种方法,培育出了多个高产、优质长毛兔新品系,兔群年产毛量达到130 0g/只以上,最高个体产毛量已达2 0 0 0 g以上。为充分发挥这些高产、优质毛兔的生产性能,有必要对影响毛兔生产的因素进行了解,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科学地生产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北京地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处于严重缺水状态。为此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倡导全市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自2006年起全市玉米生产开始由灌溉栽培转向雨养旱作生产。等雨播种势必带来播种时期的不确定性,然而恰恰京郊广大农民对玉米品种和播期的选择存在相当程度的盲目性,一旦错过了最佳播种时期可能造成玉米品质差、产量降低。而如果错过了安全播种时期,造成玉米不能正常成熟,将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给京郊雨养玉米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