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05篇
农学   246篇
基础科学   33篇
  3篇
综合类   245篇
农作物   5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51篇
园艺   39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华强 《花木盆景》2003,(12B):17-17
何谓“规则式”?何谓“自然式”?依笔的一孔之见,“规则式”的盆景应指的是在造型上按一定规定要求,采用相对固定的几种模式,按一定的方法方式创作出来的盆景。“自然式”盆景指的应是有一定的造型方法和规律可循,但法无定法、没有一定的固定模式规定,采用的是因材施艺的创作手法,创作出来的盆景有如自然界中的树木多种多样,故日“自然式”。  相似文献   
2.
我看盆景     
李新 《花木盆景》2005,(10):14-16
这篇章如作所说,是“放胆直言”之作。中对盆景界多年来已成定式的一些理念,诸如盆景“高于自然”、盆景是“高等艺术”等等提出了质疑,并作了一些认真的思考。细细读来,字里行间虽觉时有突兀之处,却并没有偏颇之词。也许,作所提出的观点并未完全能让人信服。但这种思辩的态度应有值得借鉴之处。中国现代盆景已进入“创新、求精”阶段.近年来盆景的创作手法和风格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相比盆景技艺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盆景理论范畴似乎过于“安静”了。故刊登此,期望读参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4.
5.
行云流水作品主干从盆中横向伸出盆外后即呈90度直角弯曲向下,跌至盆底沿后开始向左侧飘出。云片形成上下两部分:上部由四个云片组成,错落交互,显得轻盈灵动;下部的枝片则左右相叠,严谨工整。盆中配以顽石二块,压住根系,轻重相衡,配上黄色六角中深紫砂盆和树根几架,景、盆、架浑然一体。七部的枝片如天上的云彩,下部的枝片则似高山瀑布,故题名"行云流水"。此作获第三届中国盆景香港杯大展一等奖。(仲济南文/摄)  相似文献   
6.
7.
8.
《源远流长》取材于千年古树根骨核(相当于浪木、阴沉木)。时值癸未年仲秋,随市诗词协会、民俗协会的朋友到我市玉山洋后水库采风。作为根雕爱好者,令人震憾的是裸露的部分库底那昔日的村庄、森林遗址中的树根骨核。回来后,那鬼斧神工造就的一尊尊“雕塑”,一座座“丰碑”,使我念念不忘。于是请了一位优秀的油锯手、约了几位亲友,驱车数十里,从那湮没水下二十多年的湖底,撷取了几片“龙鳞风羽”,以作旺水时节对它们的永久思念。用于制作《源远流长》的材料是从一棵可三人合围那么大的空心苦槠树根蔸骨核锯下来的一片,看那肌理凹凸嶙峋、纹路变化多端的  相似文献   
9.
艺术创作主张“立意在先”。盆景艺术作品由于受到自身材料的限制,比起其它艺术作品来说,其运用这一创作手法的自由度相对要小得多。特别是用下山树桩创作成单体树桩盆景,常常运用“因材施艺”的创作手法。如《丛林深处有人家》原素材枝丫四出,杂乱无序。同行人认为无可取之处,不值得留下。理由是乱七八糟一大蓬。但本人觉得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