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1篇
农学   74篇
基础科学   4篇
  3篇
综合类   243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1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戊唑醇微乳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6%戊唑醇微乳剂配方的组成和制备方法,并对其性能和田间药效进行了测试和试验。  相似文献   
2.
《现代农业科技》2016,(10):88-89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生产上分布很广、危害严重的三大病害之一,重度发病时可以造成减产50%左右,特别是机插稻和直播稻等轻型栽培方式的水稻,田间群体大,郁闭度高,非常有利于纹枯病发生危害,并连年偏重发生。为筛选出较好的防治药剂,对一些常用农药及部分引进农药防治药效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75%嘧菌酯·戊唑醇、20%噻呋·己唑醇、49%嘧菌酯·噻呋酰胺以及40%嘧菌酯等药剂对水稻纹枯病能起到较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4.
为解决金银花种植过程中农药的使用问题,以金银花为试验对象,选用广谱杀菌剂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采用常量、倍量、二次和三次灌根处理,对最终的残留含量进行分析。头茬花各处理中苯醚甲环唑均未检出,而二茬花中戊唑醇的残留量为0.14~0.22 mg/kg,存在残留超标风险。建议使用10%苯醚甲环唑4000倍液灌根处理,防治金银花土传病害,灌根2~3次,安全间隔期15天。  相似文献   
5.
一、试验目的明确45%戊唑醇·咪鲜胺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叶枯病、白粉病等病害的兼治效果,评价其对小麦的安全性及增产作用,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二、试验地选择试验地位于西平县小麦绿色防控示范区二郎镇张尧村农民张四新承包田,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质地为砂浆黑土,肥力均匀一致,小麦赤霉病常年发生。  相似文献   
6.
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与对照药剂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防治稻瘟病进行药效试验对比,评价试验药剂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对稻瘟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建议使用时,每公顷用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300g于稻瘟病发生初期对水750kg喷雾。  相似文献   
7.
(接上期)六、玉米种衣剂1.60克/升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登记证号PD20050014,登记防治对象为丝黑穗病。2.2%戊唑醇干粉种衣剂:登记证号LS2000732,登记防治对象为丝黑穗病。3.5%烯唑醇干粉种衣剂:登记证号LS20030808,登记防治对象为丝黑穗病。4.450克/升克菌丹悬浮种衣剂:登记证号LS  相似文献   
8.
田间测定2%戊唑醇湿拌种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用该制剂400~600g拌种100kg种子,防治效果达80.8%~90.4%,增产7.0%~10.1%,且对玉米出苗安全。  相似文献   
9.
水稻纹枯病已上升为江苏省水稻上重要的病害,近年来连续偏重以上发生,发生时期长、自然危害程度重、防治压力大。据相关流行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水稻纹枯病呈严重流行态势,对江苏省水稻生产构成较大威胁。所以要充分认识纹枯病流行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杀菌剂20%烯肟菌胺·戊唑醇(爱可)在寒地水稻上进行田间防病试验,掌握了爱可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从试验结果看,对纹枯病发病率防效达到65.64%,病指防效达到76.43%,比对照增产13.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