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0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2篇
  16篇
综合类   254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312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栽下梨树幼苗后,一般需培植3年后才进入结果期。梨树结果期前,在不影响梨树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在其行间套种适宜的农作物,以增加梨园收入。  相似文献   
2.
1)科学施肥。于10月底前,对梨园深施1次秋肥,施肥量占全年施肥总量的30%以上,以有机肥为主,采用环状沟施法。壮龄结果树株施有机肥80~130kg,同时追加少量复合肥或速效氮肥,施肥后要及时灌水。采果后梨树叶片还有50天左右的生长期,应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加0.3%尿素溶液(每半个月喷1次),增强树体营养积累,促进梨树花?分化。2)合理修剪。对定植1~2年的幼龄梨园,在当年夏季拉枝的基础上,对已培育出的2~4个分枝,采取拉枝、撑枝和吊枝等方法,使其保持60°~70°的开张角度,以缓和树势,形成矮化树冠。对成年结果树,采取疏剪、短截和更新回缩…  相似文献   
3.
旱平地新建梨园微型集水保水系统试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旱平地新建梨地间修筑屋脊式双面产流坡,并用专用地膜覆盖坡面,使天然降水通过膜面径流至植树带,产流率由1995年59.6%提高到1996年的77.4%。1995年5月-26日-8月31日共发生有效降水302.8mm,集水区实得总水量844.2mm,比对照区自然降水增加541.4mm,计纯增1.79倍;1996年5月23日-10月23日共发生有效降水549.6mm,集水区实得水量1825.1mm  相似文献   
4.
5.
6.
高产优质梨园综合栽培技术(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产优质梨园要求栽植后3年投产,1hm~2产量7t以上;第4年产量15t以上;第5年产量37.5t以上,且要求品种纯正优良,全园80%果实达到一级果,固形物含量达11%以上。现就高产优质梨园综合栽培技术分五个方面介绍如下: 1 建园技术  相似文献   
7.
欧毅 《西南园艺》2003,31(2):12-12
1 园地要求1 .1 远离污染源  生产无公害水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果品无污染 ,因此新建梨园必须坚持远离厂矿、城市等污染源。1 .2 土壤的选择 梨树适应性强 ,是上山下滩的优良经济林木。种植梨树最好选择土层深厚、持水力强、排灌方便背风向阳的地方。山地或丘陵区栽培还要重视深耕熟化、改良土壤。1 .3 梨园面积的确定  梨园生产的面积大小要根据生产性质和商品销售市场来决定。交通不便的山区或丘陵区 ,若是作为自给性生产 ,鲜果销售量、加工和贮藏能力是确定梨园面积大小的依据。交通方便 ,鲜果销售量大、加工和贮藏能力均强 ,则可…  相似文献   
8.
9.
10.
我国地形特征丰富,季节差异性较强,尤其是在北方寒旱区,为了保证梨园在开花后的稳定生长,要对其进行水肥等各方面的管理,结合实际的地域特点和生长情况提出合理施肥的方案,目的是减少施肥次数,科学施用。加强对水肥管理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让梨园变得省工省力,改善了北方寒旱对梨园花后的影响,为梨园的健康生长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