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65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
靶向给药系统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选择性地浓集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避免药物对健康组织造成损伤。姜黄素具有多种药理学活性,但是由于稳定性、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近年来文献报道了多种姜黄素靶向新剂型,克服了上述缺点。本文主要从脂质体,配体-受体,磁性氧化铁等靶向载药体系等方面,论述姜黄素靶向新剂型的设计思路及其药理学效果。并分析靶向新剂型的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纳米氧化铜(CuO NPs)和纳米氧化铁(Fe2O3 NPs)对黄瓜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对黄瓜霜霉病的抗性,为黄瓜生产上应用纳米材料防治黄瓜霜霉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黄瓜真叶期采用叶面喷雾法研究不同浓度(10 μg/mL,50 μg/mL,100 μg/mL)CuO NPs和Fe2O3 NPs悬浮液喷施后再接种接种霜霉病病原菌后对黄瓜叶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叶绿素(Chl.a+Chl.b)含量的影响,以及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CuO NPs和Fe2O3 NPs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分别为40.75%~72.23%和58.73%~71.24%;除100 μg/mL CuO NPs处理外 ,其余处理叶片叶绿素含量均有提高,CuO NPs处理和Fe2O3 NPs处理分别较超纯水处理提高25.000%~36.583%和13.224%~48.263%;除CuO NPs处理GSH含量在病原接种后96 h受抑制外,2种纳米材料其余各处理黄瓜叶片的MDA含量随时间推移较CK逐渐下降,GSH含量较CK逐渐提高。其中,50 μg/mL CuO NPs和100 μg/mL Fe2O3 NPs对黄瓜霜霉病病原菌的抗菌效果最佳;100 μg/mL CuO NPs悬浮液处理对黄瓜叶片产生毒害,进而对霜霉病菌的抑制效果显著减弱。【结论】CuO NPs和Fe2O3 NPs对黄瓜霜霉病均具有一定防治效果,在适宜浓度范围内可提高病菌侵染后的叶绿素含量和GSH含量,并降低MDA含量。2种纳米材料可根据当地黄瓜霜霉病发生具体情况选择适宜浓度进行使用。  相似文献   
4.
吴蝉 《安徽农业科学》2014,(2):398-400,402
为了有效地评估纳米粒子对植物潜在的生物毒性,选取玉米和氧化铁纳米粒子为研究对象,探讨氧化铁纳米粒子(nailo-Fe2O3)对玉米生理效应的影响。同时,测定抗氧化酶体系的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当受到氧化铁纳米粒子胁迫时,玉米会发生氧化应激反应,但这会激发玉米本身的保护机制,导致整个机体的抗氧化预防能力增强,使得机体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降低,减少对机体的损害。同时,通过玉米根的荧光切片和透射电镜切片,可以得出氧化铁纳米粒子从上皮层运输到皮质层主要是通过质外体途径.并且能够进入玉米细胞中、、这些为评估纳米粒子对植物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信息选萃     
我国科学家在全球率先制备出单原子铂催化剂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张涛研究员领导的航天催化与新材料研究组在多年研究高分散催化剂的基础上,与该所刘景月研究员、清华大学李隽教授合作,以氧化铁为载体,利用氧化铁与铂原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首次制备出  相似文献   
6.
纳米氧化铁对花生生长发育及养分吸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温室砂培试验研究了纳米氧化铁与有机肥、腐殖酸配合施用对花生生长发育和吸收铁肥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铁能够显著地促进花生的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有机肥和纳米氧化铁配施(OM-Fe)处理,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为2.89mg/g,显著高于柠檬酸铁处理(CT-Fe);纳米氧化铁和有机肥、腐殖酸配施可增强铁在植株体内的移动性,使铁向叶部转移,叶部的含铁量明显增加。纳米氧化铁与有机肥配施(OM-Fe)、纳米氧化铁(Nano-Fe)、纳米氧化铁与腐殖酸配施(HAs-Fe)处理,其植株叶部含铁量分别为218.95mg/kg、207.48mg/kg、206.64mg/kg,均大于柠檬酸铁处理(187.00mg/kg),提高了铁的利用率。此外,纳米Fe2O3还有利于促进花生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和利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通过真空浸渍法,将氢氧化铁溶胶压入纤维空腔内,以制备性能优良的氧化铁-木纤维复合材料。分别探讨了FeC l3溶液浓度和抽真空时间对纤维质量增加率(WPG)的影响。结果显示,WPG随FeC l3溶液浓度的增大而提高,WPG随抽真空时间增长而增大。IR和TG表明FeC l3溶胶处理后的纤维大大减少了亲水能力,并且提高了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福建4条代表性山地土壤垂直带谱中铁的形态的结果表明,氧化铁的活化度和游离度随海拔升高而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应用主组元分析法,前两个主组元全铁和游离铁的累计贡献率已达85%以上。据此认为,氧化铁的活化度可以作为划分常湿润铁铝土亚纲和湿润铁铝土亚纲的一项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几种土壤中不同形态铁及无定形硅铝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研究白浆土、黑土和草甸土三类土壤不同形态铁和无定形硅铝表明,游离氧化铁的量在各类土中均为表层大于底层;铁的活化度白浆土高于黑土,而白浆土的白浆层又高于腐殖质层和淀积层;无定形硅、铝在白装土中层次之间分异明显,说明有淋淀现象发生,在黑土和草甸土中差异不大;新鲜有机质对铁的活化有显著作用,络合态铁和土壤腐殖质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人工合成氧化铁矿物对土壤光谱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化学合成和去除技术与光谱测定技术,研究了人工合成氧化铁矿物对土壤的反射光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人工合成针铁矿后土壤的光谱反射曲线在350~600 nm和840~1100 nm波段有明显的吸收谷,含不同比例人工合成针铁矿的土壤光谱反射率之差的最大值出现在418 nm处,另外在932 nm处也有一个比较大的差值。添加人工合成水铁矿后土壤的光谱反射曲线在450~720 nm和860~1400 nm波段有明显的吸收谷,另外在1900 nm处也有较明显的差异,含不同比例人工合成水铁矿的土壤光谱反射率之差的最大值出现在551 nm处,另外在946 nm处和1900 nm处也有比较大的差值。添加人工合成赤铁矿后土壤的光谱反射曲线在450~720 nm和860~1400 nm波段有明显的吸收谷,含不同比例人工合成赤铁矿的土壤光谱反射率之差的最大值出现在517 nm处,另外在916 nm处也有比较大的差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