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7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4篇
  5篇
综合类   272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10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杨梅是我国的特产水果,福建的“浮宫杨梅”以成熟期国内最早、色泽紫红、酸甜适口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果品销往国内各大城市和东南亚地区,2004年首次出口到欧盟,市场前景广阔。杨梅传统的繁殖采用大苗嫁接法,即先在定植穴种实生苗,2~3年或更长时间后再进行嫁接。  相似文献   
3.
0前言 长白山地区是弛名中外的野生植物资源宝库,不仅有国际上公认的“药王”一人参,也有很高声誉的蕨菜、刺嫩芽等山菜,食用菌中的佼佼者松茸也在些盛产。因此,这些宝贵的资源曾经为延边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也为提高长白山特产的知名度。遗憾的是到目前.没有世代的发展而做出了应当的更大贡献。很多植物资源的开发应用层次低,  相似文献   
4.
当前森工企业面临十分严重的危机,从黑龙江省现有森林资源看,可采的森林蓄积量已由建国初期的7亿立方米减少到1.66亿立方米,按近3年的森林资源消耗量推算,只能持续采伐6年。目前已有13个林业局可供采伐的蓄积量基本枯竭。针对这种局面,可利用品种多、数量大的林区特产,发展一些投资小、见效快的替代产业是治危兴林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黔东武陵山区大鲵的资源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广城 《淡水渔业》1988,(1):33-33,38
<正> 大鲵,俗称娃娃鱼,是我国特产的珍稀两栖类。黔东武陵山区是我国大鲵的主要产区之一。近年来,本区大鲵资源下降,为了弄清其资源现状,做好繁殖保护工作,以便合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我们进行了实地调查,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现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怀远石榴砀山梨”。这是人们对安徽省两大水、果特产的赞誉。怀远石榴历史悠久,远在唐代就已经驰名南北。  相似文献   
7.
农村有句俗话说,胆大的降龙降虎,胆小的欺负猫和老鼠。与很多农民着眼于用那担子菜卖肉吃、换盐巴钱相比.地处赣南山区的全南县农民的做法无疑是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8.
《特产研究》2014,(1):77-78
<正>《特产研究》(原名《特产科学实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和中国农学会特产学会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农牧特产业学术期刊,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中国农口优秀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1962年创刊。主要报道特种经济动、植物的引种驯化、遗传育种、饲养繁殖、疾病防治、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产品加工、贮藏保鲜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包括畜牧学、兽医学  相似文献   
9.
特产研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和中国农学会特产学会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农牧特产业学术期刊,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相似文献   
10.
陈世添 《湖南农机》2014,(5):162-164
文章从企业角度,对消费者对于认证特色原产地品牌的俗称地方特产的产品信任与购买行为的一面展开初步研究,提炼出一般意义上的旅游目的地特产的营销商业模式,用"阳江手信"特产文化交流互动营销作实例,以期为地方特色产品的规划、创新相关商业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