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8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255篇
林业   249篇
农学   416篇
基础科学   728篇
  303篇
综合类   3211篇
农作物   270篇
水产渔业   90篇
畜牧兽医   379篇
园艺   865篇
植物保护   131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236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481篇
  2013年   378篇
  2012年   460篇
  2011年   452篇
  2010年   367篇
  2009年   358篇
  2008年   307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234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227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介绍景电灌区玉米增株减穴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应用范围的基础上,总结其关键技术,包括品种要求、模式规格选择、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并分析其技术效果,以期为玉米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验证马铃薯不同覆膜时期和密度二因素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我们进行了此试验,以期确定该区域马铃薯种植的最佳覆膜时期和最佳种植密度。结果表明,采用秋覆膜、顶凌覆膜、播前覆膜,马铃薯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在不同密度间马铃薯产量差异极显著,亩播种密度4000株,产量最高,亩播种密度3500株,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3.
4.
南瓜具有产量高、市场广、效益稳的优势 ,成为近年来经济作物中发展较为迅猛的品种。相对于传统的小垄栽培 ,大垄、覆膜、定向等新的栽培技术具有增强抗逆性 ,提早成熟 ,提高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等优点。但在生产应用中却经常出现反差 ,如2 0 0 2年曙光农场南瓜种植能手武玉庆  相似文献   
5.
韭黄是使韭根处于适宜的温度、湿度及黑暗的条件下,依靠自身贮藏的养分而生长出的颜色淡黄、质地柔嫩的蔬菜产品。栽培时可选用韭黄专用型新品种墩黄韭,每年3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南方可在晚秋9-10月份播种。667m^2用种量为1.5—2kg。用黑色塑料薄膜覆盖栽培韭菜,可满足韭菜无光、保温、保湿的软化栽培条件,使叶片不能形成叶绿素而生产韭黄。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6.
穴盘育苗是采用一次成苗的容器及无土栽培的育苗技术,自1985年引进我国,深受广大生产者欢迎。与传统花卉育苗方式相比,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7.
杨梅是我国的特产水果,福建的“浮宫杨梅”以成熟期国内最早、色泽紫红、酸甜适口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果品销往国内各大城市和东南亚地区,2004年首次出口到欧盟,市场前景广阔。杨梅传统的繁殖采用大苗嫁接法,即先在定植穴种实生苗,2~3年或更长时间后再进行嫁接。  相似文献   
8.
《花木盆景》2004,(7):16-17
种苗生产准备阶段的工作听起来似乎非常简单,但正是准备阶段,很多生产者都缺乏重视以致工作不能做到准确到位,费用超支,导致准备阶段越为整个种苗生产环节中损失最大的一个环节。如果准备阶段做不好,以后还需要花更多的钱来处理随之发生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9.
将两株或多株南瓜的主蔓并接在一起,可以长出一个新的主蔓,该新主蔓由多条根系供给养分,可使其产量成倍增长,品质亦可大大提高。现将其具体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农民参考。1 挖穴定植 在南瓜苗栽植前10天挖穴,穴坑的大小和深度是常规栽培的1~2倍。在穴中多施有机肥料,并增施磷肥和钾肥,将肥土混合均匀后覆土,填满穴坑,使之稍高于地面。定植南瓜苗时,每穴栽植2~4株,株距为25厘米。  相似文献   
10.
李万瑶 《蜜蜂杂志》2004,(11):33-33
归来穴是足阳明胃经下腹部的经穴。“归”,还也;“来”,返也。穴名有恢复和复原之意。刺此穴可使气血旺盛,穴主男子卵缩,女子子宫脱出诸症,使病复原而愈,故以为名。《会元针灸学》说:“归者,轨道;来,去而复来,男子妇人胃气归原,谷化阴精,精化阳气,气和化质,质和精血,如归去而又复来,故名归来也。”有人认为“归来如当归,皆妇科之良方。”归来穴位于肚脐(神厥穴)旁开2寸(天枢穴),向下4寸,即距前正中线旁开2寸;或脐下4寸(中极穴),旁开2寸。或先取耻骨联合上缘凹陷处的曲骨穴(脐下5寸),在其向上一寸(一横指),再旁开2寸处是穴(如图所示)。该穴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