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67篇
  免费   647篇
  国内免费   1073篇
林业   458篇
农学   1493篇
基础科学   662篇
  2602篇
综合类   14904篇
农作物   1398篇
水产渔业   209篇
畜牧兽医   1232篇
园艺   1886篇
植物保护   343篇
  2024年   174篇
  2023年   623篇
  2022年   728篇
  2021年   714篇
  2020年   725篇
  2019年   761篇
  2018年   409篇
  2017年   613篇
  2016年   684篇
  2015年   768篇
  2014年   1476篇
  2013年   1546篇
  2012年   1761篇
  2011年   1613篇
  2010年   1262篇
  2009年   1330篇
  2008年   1317篇
  2007年   1127篇
  2006年   1098篇
  2005年   1021篇
  2004年   785篇
  2003年   721篇
  2002年   514篇
  2001年   517篇
  2000年   384篇
  1999年   287篇
  1998年   277篇
  1997年   243篇
  1996年   211篇
  1995年   214篇
  1994年   276篇
  1993年   175篇
  1992年   148篇
  1991年   128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147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9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6篇
  1965年   21篇
  1958年   16篇
  1957年   45篇
  1955年   5篇
  1953年   36篇
  1952年   18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2种缓释肥料及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养分吸收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水稻生产中缓释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缓释肥料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与不施肥相比,施用掺混树脂控释复合肥料处理平均增产29.3%~45.5%,施用腐殖酸缓释型复合肥料处理增产26.6%~52.9%。各施肥处理水稻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有效穗数;本研究不同缓释肥处理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均提高了整精米率,降低了垩白粒率。减氮20%肥料用量条件下,掺混包膜型缓释复合肥处理和腐殖酸缓释肥处理,与农民常规施肥相比产量下降不显著,但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了施肥成本。掺混肥料相同施氮量下,肥料质量显著大于腐殖酸缓释肥料,增加了用工成本。该地区水稻应优先选用腐殖酸缓释型复合肥料,适宜用量为144 kg/hm2。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肥料包装机物理机械结构与工作原理,选用了定量给料机为给料装置;采用模糊PID建立了控制系统伺服传动的数学模型;最后,选择了四核微处理器Exynos4412为控制器,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设计了基于嵌入式ARM的肥料包装机控制系统。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包装的偏差值均在±0.2%以内,精准度较高,满足系统精度要求,证明该系统具有定量准、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水稻免耕直播栽培技术能有效解决劳动力缺乏问题,更加解放生产力,提高水稻生产效益。为霍山县水稻免耕直播栽培提供参考,从选用良种及其处理、整田技术、肥料运筹、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水稻免耕直播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不同氮肥处理对春季大棚番茄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荣威"番茄为试材,采用田间随机区组排列的方法,设置4个施肥处理(不施肥处理,CK;依据目标产量计算全氮处理,T1;减氮30%处理,T2;増施20%有机肥处理,T3),研究不同处理对番茄株高茎粗、土壤酶活性、肥料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番茄株高和茎粗与T1处理差异均不明显,显著高于CK和T3处理;采收盛期T2处理4种土壤酶(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活性及肥料利用率均最高,春季氮、磷、钾肥利用效率分别为36.66%、60.51%、26.19%,肥料偏生产力为237.17kg·kg~(-1);每667m2产量为9 952kg,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较T1处理显著提高79%。因此,T2处理(每667m~2施入N:21.01kg;P_2O_5:2.71kg;K:18.24kg)产量最高,施肥效果最佳,推荐为杨凌区春季番茄施肥标准。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生物炭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及对土壤产生的积极作用,希望生物炭的应用能够提高土地的质量,为人们带来更多高品质的农产品。  相似文献   
6.
以早稻中早39、晚稻甬优1540为试验材料,在黄岩区高桥街道进行肥效试验,探究传统施肥及配方施肥条件下的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早、晚稻667 m2平均产量为433.6 kg,比常规施肥的375.9 kg增产57.7 kg,增幅15.3%。配方施肥处理肥料氮磷钾养分平均利用率分别为24.0%、10.6%和29.6%,比常规施肥提高了13.3、0.4、12.6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在介绍景电灌区玉米增株减穴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应用范围的基础上,总结其关键技术,包括品种要求、模式规格选择、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并分析其技术效果,以期为玉米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宁夏银北盐碱地区柳枝稷高产优质高效栽培过程中最佳的施氮量及其对柳枝稷叶片光合特性及抗旱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以Cave-in-Rock品种柳枝稷为供试材料,设无氮添加(0 kg·hm-2,N0)、施低氮(60 kg·hm-2,N60)、中氮(120 kg·hm-2,N120)和高氮(240 kg·hm-2,N240)共4个施氮水平,分析比较了各生育时期内柳枝稷叶片光合特性、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同时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了盐碱地柳枝稷的抗旱性.结果表明,随着不同施氮水平的增加,柳枝稷各生育时期内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细胞间隙CO2浓度(Ci)整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均在施中氮(N120)处理下达到峰值.与无氮添加(N0)处理相比,施低氮(N60)、中氮(N120)和高氮(N240)处理下柳枝稷叶片的SPAD值平均增加了4.73%、18.71%和8.86%,净光合速率(Pn)平均提高了5.55%、17.02%和12.41%,气孔导度(Gs)平均升高了7.87%、56.18%和39.33%,细胞间隙CO2浓度(Ci)平均增加了7.86%、30.71%和13.81%.柳枝稷叶片蒸腾速率(Tr)在高氮(N240)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随着不同施氮水平的增加而逐渐下降.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施中氮(N120)处理下柳枝稷各抗旱指标隶属函数值的均值最大.因此,本试验条件下有利于提高柳枝稷叶片光合能力和抗旱性的适宜施氮水平为120 kg·hm-2.  相似文献   
9.
为了减少化肥用量,筛选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稳产增收的新型肥料,以青薯9号为试材,探究了施用生物拌种剂、药肥、复合肥、复混肥、微生物菌肥等对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肥料对马铃薯的生育期无显著影响,但对马铃薯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和效益影响显著。其中施用药肥处理和生物拌种剂处理的马铃薯商品薯率达到80%以上,分别为86.19%、81.06%;施用药肥处理的马铃薯亩产量最高,达1 924.27kg,较常规对照增产31.74%,亩净收益达906.7元,亩增收139.36元。综合考虑,施用药肥可促进马铃薯生长,增加产量,提高农户收入,在本地生产上可作为马铃薯新型肥料优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