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6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茭白黑粉菌(Ustilago esculentaHenn)与紫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Went)共同培养,测定培养物中洛伐他汀、橘霉素、色价的含量。结果表明,在第8 d添加茭白黑粉菌的效果较好。当接种量为2 mL,孢子浓度3.42×108个/mL,洛伐他汀、橘霉素的含量比对照提高203%、274%,但色价却下降24%。形态观察发现,HF菌抑制红曲霉菌丝分支和子囊孢子的形成并导致菌丝的空泡增多。  相似文献   
2.
色价法鉴定苹果抗寒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苹果抗寒力强弱与一年生枝条皮部花青素的含量呈正相关的关系,采用色价法测定不同苹果品种枝条皮部花青素的含量,鉴定出不同品种苹果的抗寒力。结果表明:大秋、黄太平、金红、K9和277五个栽培品种抗寒力大小的顺序为:大秋〉黄太平〉金红〉K9〉277。  相似文献   
3.
比较研究了热提取、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3种不同工艺对栀子黄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热浸提正交试验的最佳工艺条件:70%的乙醇(体积分数,下同)提取1.5 h,提取温度30 ℃,料液比1:25(g:mL,下同),产品的色价为66.45.超声波提取正交试验的最佳工艺条件:80%的乙醇提取20 min,料液比1:20,产品的色价为87.77.微波提取单因素试验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功率800 W,用50%乙醇提取30 min,提取温度50 ℃,料液比1:5,色价为64.14.结果表明:热浸提、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3种方法提取栀子黄色素的色价明显不同,超声波提取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以14份山葡萄品系为试材,根据果汁颜色的差异,应用方差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对14份果汁颜色深浅不同的山葡萄资源的色价值、总酚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4份山葡萄资源果实色价值变化幅度为5.889~62.861g-1;其果实色价值、总酚、PAL及PPO活性存在明显差异;色价值与总酚及PAL、PPO活性呈显著正相关;总酚含量又与PAL和PPO活性呈正相关。由此可见,果汁颜色越深的山葡萄资源,果实总酚含量越高,说明其具有的抗氧化能力较强;但由于其较高的PPO活性,在加工过程中应控制褐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辣椒红色素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考察了辣椒红色素的含量与色价之间的关系,并且研究了温度、光照对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考察和比较了天然抗氧化剂没食子酸、迷迭香酸、茶多酚、天然VC和化学合成抗氧化剂BHT、TBHQ对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辣椒红色素色价和辣椒红素含量相关性很好。温度超过80℃对辣椒红稳定性的影响较大;在避光条件下辣椒红较稳定,强光条件下极不稳定;通过添加抗氧化剂,可以改善其不稳定性,延缓褪色,且没食子酸和TBHQ的效果显著。[结论]没食子酸为抗氧化剂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采用茶汤有机试剂萃取分离,并分别经过反相C_(18)柱层析纯化,制备出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和酸性正丁醇层三部分茶红素。根据紫外可见光波扫描计算出色价,并研究了茶红素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30%、50%和70%甲醇梯度洗脱,纯化后3类茶红素液相检测发现无咖啡碱和茶黄素,仅有少量儿茶素杂质。纯化后色素色价分别为乙酸乙酯层128.04,正丁醇层91.04,酸性正丁醇层76.16。遮光处理,p H=3酸性条件,45℃以下贮藏,有利于茶红素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有关红曲色素的提取及提高其色价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研究采用液态发酵法来制备用途广泛的天然红曲色素.研究结果表明:pH值的改变对红曲色素的色调有很大影响,添加NaCl和CaCl2能有效地提高红曲色素的提取率.另外,本文亦对红曲色素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吴睿  陈丹  李孟娟  杨雁  邓明华 《辣椒杂志》2023,(2):13-20+26
以8个辣椒品种为试验材料,对果实色价参数(a*、b*、L*、C、H)、品质指标(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总蛋白质、辣椒素、降二氢辣椒素、二氢辣椒素、Vc等)以及果形特征(单果质量、果纵径、果横径等)进行测量,通过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旨在为筛选云南适宜栽培辣椒品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基于聚类分析结果,依照谱系图在欧氏距离D=4.5处,将这8个辣椒品种分为5类。(2)可溶性固形物、辣椒素和Vc含量品种间差异显著,分布范围分别为9.13~33.1 mg/g、128.9~2 364μg/g、9.29~386μg/g;其他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在9%以上;表明这8个品种在遗传上差异较大。(3)在主成分分析中,4个主成分因子代表了辣椒的绝大部分信息。通过评分函数F,发现‘椒中玉’和‘辣多多’品种的综合评分最高,有3个品种的综合评分达不到平均水平但某项指标突出。综上所述,8个品种的遗传差异较大,‘椒中玉’和‘辣多多’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缓/控释氮肥对主要粮食作物及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围绕着近年来缓/控 释氮肥在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上的应用展开综述。从小麦和玉米适用的缓/控 释氮肥类型、缓/控 释氮肥对作物产量和肥料利用率、氮养分平衡的影响、氮损失途径以及缓/控 释氮肥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较全面的总结了施用缓/控释氮肥对小麦、玉米作物及土壤环境的影响,并对未来粮食生产的可能影响进行剖析。分析发现不同类型缓/控 释氮肥能不同程度提高小麦和玉米产量或保证稳产;合理施用缓/控 释氮肥能够提高氮肥料利用率、降低土壤氮素累积、减少氮素损失;提高土壤微生物量和酶的活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及降低地下水体的硝酸盐污染。但施用缓/控 释氮肥对根际养分研究相对较少及存在施用方式的不合理性。建立科学合理的简化施肥技术体系,对缓/控 释肥的应用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此文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密度、施氮量对小麦新品种绵麦47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密度、施氮量以及密氮互作都极显著地影响绵麦47的产量。产量随着密度与施氮量的增加都呈增加趋势。在同一施氮量下,随着密度的增加,有效穗增多,穗粒数减少,千粒重表现出幅度较小的降低趋势;在同一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有效穗与穗粒数呈增多趋势,千粒重变化不明显。同时通过相对经济效益的分析,得出了相对经济效益较高的密氮组合。最后初步得出绵麦47高产高效的栽培措施为:施纯氮量为150~225 kg/hm2,密度为120~240万基本苗/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