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8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7篇
  3篇
综合类   10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瑞冲 《农家致富》2004,(22):32-32
江苏省海门市树勋镇位于海门市的中部,水域面积达4000余亩,发展角种植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两年采发展面积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一般纯种植每亩水面收入1500-2000元.实行蟹混种养的效益更佳。  相似文献   
2.
枣疯病的发生与传病介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几年来的广泛调查表明,枣疯病的发生和分布与传病叶蝉的发生分布密切相关。在山区和丘陵地带,枣疯病的发生较平原地区严重,枣园管理水平不同,病株率也有显著的差异。主要的传病介体橙带拟纹叶蝉以卵在枣树上越冬;凹缘纹叶蝉主要以成虫在松、柏树上越冬,越冬成虫仍保持较高的传病能力。芝麻也是凹缘纹叶蝉嗜食的一种寄主,枣园间作芝麻明显提高了枣树上的虫口密度,延长了在枣树上活动危害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枣疯病的重要媒介昆虫——凹缘纹叶蝉,在封龙山枣区以成虫在松、柏树上越冬后,于4月中、下旬飞往桑、构树上繁殖一代,5月底第一代成虫飞往枣林,在枣林最多繁殖3代。9月下旬开始,末代成虫飞往松、柏树上越冬。采用手术治疗疯病树和药剂防治媒介昆虫相结合的措施防治枣疯病,3年来效果满意。防治区原有病株21株,挖掉15株重病株,6株轻病株恢复了树势,未增新病株,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均为零,控制住了枣疯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6 个品种为试材,对花器形态特征、群体花期及单花开花动态、开花时间、柱头可授性、花粉活力、杂交指数 及传粉形式等进行观察测定。结果表明:花单生,两性,单花花期15 h,群体花期在5~10 月,盛花期在7~8 月;不同 品种在一天中的开花高峰期存在差异;柱头可授期主要在萼片开裂后2 h 内,结实率在50% 以上;花粉在自然授粉条件下活 力可保持7.5 h;以自花授粉为主,同时存在一定程度的无融合生殖和少量异花授粉。  相似文献   
5.
经过5 a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0%蚜虱净WP 278 g/667 m2对水1 000 kg于黄花菜V脊蜡蝉3龄前若虫期淋蔸,防治效果达95%以上;10%蚜虱净WP 20 g加2.5%敌杀死EC 10 ml/667m2对水50 kg,每隔7 d喷雾一次,连续用药5次,防治效果达85%以上.采用农业、物理措施相结合综合防治黄花菜V脊蜡蝉,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蜡蝉科Cixiidae蜡蝉亚科Cixiinae 9属17种昆虫的mt DNA COI基因序列进行研究,探讨DNA条形码在蜡蝉亚科昆虫中快速识别和准确鉴定的可行性.采用MEGA 5对序列进行比对和遗传距离分析,基于COI基因序列构建ML、MP、NJ、ME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属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133,介于0.102 ~0.147之间;属内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47,介于0.025~ 0.079之间;地理种群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39;介于0.024~0.064之间.系统发育树显示:同属物种聚为一小支,分支置信度高达97% ~ 100%;同一地理类群聚为一支,分支置信度高达98% ~100%.结果表明应用基于COI基因片段的DNA条形码对蜡蝉亚科昆虫分类鉴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浅水菱早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种植结构调整,改种植稻麦产量低、效益差的低洼田为栽植浅水,并选用早熟高产良种,采用育苗移栽方式,使的上市期比常规栽培提早30d左右,667m2产量一般在750kg以上,高产田块超过  相似文献   
8.
褐菱猎蝽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在北京室内饲养观察,褐猎蝽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越冬。卵期12.1±1.0天。若虫5龄,历期61-83天。成虫羽化后8-30天交配,次年开始产卵。描述了各虫态形态特征。记述了生物学特性。试验表明该虫对舞毒蛾、杨扇舟蛾、杨叶蜂、榆毒蛾、黄刺蛾等多种林木食叶害虫有明显捕食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所藏的蜡蝉科和象蜡蝉科昆虫标本进行整理与鉴定,鉴定出江苏省蜡蝉科4个种,象蜡蝉科4个种,其中四带脊蜡蝉(Reptalus quadricinctus Matsumura,1914)、云斑安蜡蝉(Andes marmorata Uhler,1896)、瘤鼻象蜡蝉(Saigona gibbosa Matsumura,1910)和中野彩象蜡蝉(Raivuna nakanonis Matsumura,1910)为江苏省新纪录。记述了两种蜡蝉和两种象蜡蝉的主要形态特征、寄主以及分布。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