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2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德纯 《中国蔬菜》2012,1(9):21-21
菊花脑为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别名菊花叶、路边黄、黄菊仔等。其嫩叶可炒食或做汤,具菊花香气,有清凉解暑的作用。菊花脑原产中国,湖南、贵州、广东等省有野生种。菊花脑是野菊的近缘植物,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称野菊为"苦薏",  相似文献   
2.
野菊内生真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样、分离、培养与鉴定,对信阳地区野菊[Dendranthema indicum (L.) Des Moul.]内生真菌的群落结构及生态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菊内生真菌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分离得到真菌21种,它们多数为半知菌,少数为子囊菌.其中,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spp.)、拟茎点霉(...  相似文献   
3.
滤光膜处理对花期野菊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菊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不同颜色滤光膜处理对花期野菊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色滤光膜只改变了光照强度,而彩色滤光膜下有不同的光照强度和光质.各膜处理下野菊的植株形态、叶片颜色、光合作用等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白膜下叶绿素a含量最高,黄膜下叶绿素b含量最高;红膜下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同时叶绿素a/叶绿素b最低.滤光膜处理对野菊的光合速率有抑制作用,对照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等最高,而初始荧光、最大荧光、光合电子传递速率等最低;白膜下光化学量子效率最大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最低.  相似文献   
4.
栽培小菊与野生菊间杂交一代的细胞遗传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陈发棣  陈佩度 《园艺学报》1998,25(3):308-309
观察了栽培菊中的药用菊品种滁菊(6x)和观赏小菊品种小黄菊(4x)与野生菊中的野菊(4x)和毛华菊(6x)间F1在减数分裂中期I(MI)花粉母细胞(PMC)的染色体配对构型。结果表明野菊、毛华菊与该两个栽培小菊品种间亲缘关系可能较近。野菊或其近缘种是滁菊两个染色体组的供体,但可能存在染色体组间易位或其它控制染色体配对的基因。  相似文献   
5.
野菊探发油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周婧琪  陈磊  田薇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10):2027-2029
通过野菊多糖诱抗剂(CIP)对玄参生长、活性成分及抗病的影响试验,比较不同处理组生长情况以及抗病效果。对主成分综合指标分析表明,经CIP喷施后玄参的株高、叶片数、地上部分鲜重、块根增长量,均高于清水对照。玄参经CIP处理后白绢病防效指数为79.97%。结果表明,喷施CIP对玄参白绢病防治及促生长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野菊多糖对白术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为温室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两部分。温室盆栽试验表明,0.2、2和20 mg/mL的野菊多糖药剂在药后10 d对白术土传病害的防控效果分别为6.277%、83.863%和71.839%;田间试验表明,0.4、2和20 mg/mL的野菊多糖药剂在用药后60 d对白术土传病害的防效分别达到57.836%、74.925%和82.470%,其中2和20 mg/mL的野菊多糖药剂对白术病害的防效显著高于常用药剂百菌清。同时野菊多糖对田间白术有较好的促生作用,0.4、2和20 mg/mL的野菊多糖药剂分别比百菌清药剂组单位面积产量增产了17.647%、14.706%和32.353%。  相似文献   
8.
12份不同地理居群野菊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形态学性状和分子标记对12份不同地理居群野菊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理居群野菊各形态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14.06%~67.50%),叶柄长、叶长/叶柄长、花序径、舌状花长、舌状花宽和舌状花长/舌状花宽可能是造成野菊不同地理居群间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25个ISSR引物共扩增到246条扩增带,其中229条呈多态性,多态性带比率平均为92.5%;29对SRAP引物组合共产生651条扩增带,其中638条呈多态性,多态性带比率平均为98.0%,从分子水平揭示了野菊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2个居群间的Nei's遗传距离分布在0.211 7~0.494 9之间;聚类分析表明,南京野菊和四川野菊遗传关系较近,武夷山野菊独立成一组,与其他地理居群野菊遗传关系较远,不同地理居群野菊的遗传变异与地理分布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何淼  李文鹤  卓丽环 《草业科学》2011,28(8):1456-1460
用盆栽法对原产于辽宁本溪的野菊(Dendranthema indicum)幼苗在自然干旱胁迫下的生理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渗透调节物可溶性蛋白含量处理期间一直低于对照,后期开始上升并接近对照;可溶性糖与之相反,处理前期急剧上升后期开始下降;丙二醛与相对电导率在处理期间都高于对照,随时间的延长,复水组逐渐接近对照;保护酶系统变化趋势比较一致,都是先上升后下降,最后再上升。本研究认为这种变化前期是植物自我的保护机制,后期的抗氧化酶含量上升可能是植物对环境产生了适应性。综合分析,认为在自然干旱胁迫下野菊有较好的忍耐能力、恢复能力和适应能力,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可作为良好的园林植物材料应用。  相似文献   
10.
药用菊花属菊科属.菊属有30余种,中国原产17种,主要有野菊、黄菊、毛华菊、项菊、川菊、毫菊、怀菊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它不仅有观赏价值,又有药用功能.如贡菊还可以入药,则有疏风散热、养肝瞑目、清凉解毒等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