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144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52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4月因从本省杭州地区引入食叶甘薯作物,将烟粉虱带入我地,次年7—9月暴发成灾,造成本所试验基地内3000多m^2的大棚蔬菜严重受害,至2003年调查,全市各地的蔬菜与园林花卉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部分棚栽蔬菜受害特重。我们通过西葫芦接种银叶反应证明,我地烟粉虱生物型为B型,并通过了室内饲养表明:B型烟粉虱在本地共发生11代,以伪蛹在大棚寄主上越冬,世代重叠明显,  相似文献   
2.
利用不同悬挂高度和密度的粘虫黄板在番茄田间进行捕杀害虫防控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番茄基地生产中以悬挂高度120 cm、悬挂525张/hm2粘虫黄板的效果最好。说明掌握粘虫黄板在番茄基地上应用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粘虫黄板诱集害虫的效果,减少病虫害防治物资的投资,节约农民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北京地区地黄栌丽木虱[Calophya rhois(Loew,1879)]黄板诱杀防治试验。结果显示:黏性黄板在黄栌(Cotinus coggygria Scop.)林间可诱到黄栌丽木虱、潜叶蛾、巢蛾、黄栌胫跳甲等害虫其中对黄栌丽木虱成虫具有良好的诱杀效果。黄板的悬挂高度以黄板底边低于黄栌植株顶部20cm和与黄栌植株顶部顶部持平,对黄栌丽木虱成虫诱杀效果最佳,黄板的悬挂方式以黄板悬挂在植株外缘效果最好,而每日各时段诱集虫量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黄板诱杀可以作为黄栌林区日常养护中防治黄栌丽木虱1种比较有效的无公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普安县茶园昆虫群落结构及害虫发生规律,于2020年6~12月,利用黄板法对普安县茶园的昆虫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捕获9 990头昆虫,隶属于12目53科83种,其中益虫1 188头(占11.9%),隶属6目12科25种,害虫8 902头(占89.1%),隶属8目43科58种;昆虫营养结构上,以植食性昆虫(47种,占50.6%)种类及数量最高,杂食性昆虫(3种,占2.2%)相对较少;茶园昆虫多样性夏季高于秋冬季。普安县茶园害虫主要包括小贯小绿叶蝉(占17.0%)、茶树茶二叉蚜(占9.1%)和榆蓝叶甲(占3.0%)等3种;小贯小绿叶蝉常年保持较高的虫口数,6月和10月为虫害发生高峰期。  相似文献   
5.
从收购天然鱼种进行驯化养殖入手,经3年池塘培育,获三角鲤亲鱼1676尾,亲鱼培育成活率达96%;对性腺发育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三角鲤属每年1次产卵类型,雌鱼的性成熟年龄为3冬龄,雄鱼则为2冬龄;性成熟雌鱼卵巢系数大致变动在1.6%~12.7%,全年平均约7.5%;卵径变动范围50~1450μm,平均762μm;相对怀卵量为4.67~6.70万粒/kg,平均5.98万粒/kg;适宜的繁殖生产季节在3月初到4月底。  相似文献   
6.
利用害虫对一定波长、颜色的特殊光谱趋性,将黄油等专用胶剂制成黄色、蓝色胶粘害虫诱捕器(简称黄板、蓝板)进行色板物理诱杀害虫,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而且减轻了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所造成的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本试验采用韩国进口蓝色和黄色防虫板与上海大汉的蓝色和黄色防虫板进行诱杀白粉虱效果对比试验,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改进Faster R-CNN的田间黄板害虫检测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黄板诱捕的害虫体积小、数量多和分布不均匀,难以进行害虫识别的问题,引入当前主流目标检测模型Faster R-CNN对黄板上的小菜蛾、黄曲条跳甲和烟粉虱等主要害虫进行识别与计数,提出一种基于改进Faster R-CNN的田间黄板害虫检测算法(Mobile terminal pest Faster R-CNN,MPF R-CNN)。该算法将ResNet101网络与FPN网络相结合作为特征提取网络,并在RPN网络设计多种不同尺寸锚点对特征图像进行前景和背景判断,使用ROIAlign替代ROIPooling进行特征映射,以及使用双损失函数进行算法参数控制。对2440幅样本图像的实验分析表明,在真实复杂的自然环境下,MPF R-CNN对烟粉虱、黄曲条跳甲、小菜蛾和其他大型害虫(体长大于5mm)检测的平均精度分别为87.84%、86.94%、87.42%和86.38%;在35cm×25cm黄板上不超过480只的低密度下平均精度均值为93.41%,在480~960只害虫的中等密度下平均精度均值为89.76%。同时实验显示,在中低等密度下晴天和雨天的检测精度无明显差异,本算法计数结果与害虫计数决定系数为0.9255。将该算法置入以“微信小程序+云存储服务器+算法服务器”为架构的小米7手机终端系统中进行应用测试,平均识别时间为1.7s。研究表明,该算法在精度和速度上均可支持当前便携式应用,为利用手机对蔬菜害虫进行快速监测与识别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利用黄板诱杀害虫是蔬菜绿色综合防控技术之一,近年来应用面积越来越大。该试验选用了两家公司生产的黄板,研究其对大棚蔬菜烟粉虱和美洲斑潜蝇的诱杀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上海盛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黄板诱集的烟粉虱数量多于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黄板,但差异不显著;上海盛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黄板诱集的美洲斑潜蝇数量多于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黄板,第1次调查时诱虫量多63.16%(差异显著),第2次调查时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黄板对温室黄瓜2种害虫的防效及对农残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目光温室黄瓜斑潜蝇和白粉虱为例,研究了黄板不同悬挂高度、位置、密度的诱虫效果和对农残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斑潜蝇成虫的诱杀量以在黄瓜植株中上部居多,白粉虱成虫则以中下部的诱杀效果较好;在目光温室的中后部诱杀的两种害虫数量多。田闻放置黄板的数量以450片/hm^2较为经济有效。害虫初发期使用黄板,能够减少农药使用次数2~3次,可达到单纯使用杀虫剂的防效,有效降低了农药残留。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研究设施条件下人工释放丽蚜小蜂与黄板联合使用对番茄上烟粉虱的控制作用,探讨设施农业烟粉虱的生物防治技术.[方法]每株烟粉虱成虫不超过3头,若虫不超过2头左右释放,每5-7 d释放一次,连续释放5次,每次5 000头/667 m2.[结果]丽蚜小蜂平均出蜂率均在84.5;以上,最高寄生率达73;.从起始释放到其建立种群历时约35 d,约两个月后控制烟粉虱种群.丽蚜小蜂在番茄上的分布调查表明:垂直方向上,在番茄生长旺盛期,丽蚜小蜂主要分布于植株的中下部;而当番茄生长中后期,丽蚜小蜂随着烟粉虱分布的上移逐渐分布于植株中上部;水平分布由东向西(棚室进门向内)依次表现为高→低→高→低→高的规律性.[结论]人工释放丽蚜小蜂为主结合黄板诱杀对番茄上烟粉虱防治效果显著.黄板可有效地降低烟粉虱成虫数量而对丽蚜小蜂的诱杀作用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