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144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52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4月因从本省杭州地区引入食叶甘薯作物,将烟粉虱带入我地,次年7—9月暴发成灾,造成本所试验基地内3000多m^2的大棚蔬菜严重受害,至2003年调查,全市各地的蔬菜与园林花卉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部分棚栽蔬菜受害特重。我们通过西葫芦接种银叶反应证明,我地烟粉虱生物型为B型,并通过了室内饲养表明:B型烟粉虱在本地共发生11代,以伪蛹在大棚寄主上越冬,世代重叠明显,  相似文献   
2.
利用不同悬挂高度和密度的粘虫黄板在番茄田间进行捕杀害虫防控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番茄基地生产中以悬挂高度120 cm、悬挂525张/hm2粘虫黄板的效果最好。说明掌握粘虫黄板在番茄基地上应用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粘虫黄板诱集害虫的效果,减少病虫害防治物资的投资,节约农民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北京地区地黄栌丽木虱[Calophya rhois(Loew,1879)]黄板诱杀防治试验。结果显示:黏性黄板在黄栌(Cotinus coggygria Scop.)林间可诱到黄栌丽木虱、潜叶蛾、巢蛾、黄栌胫跳甲等害虫其中对黄栌丽木虱成虫具有良好的诱杀效果。黄板的悬挂高度以黄板底边低于黄栌植株顶部20cm和与黄栌植株顶部顶部持平,对黄栌丽木虱成虫诱杀效果最佳,黄板的悬挂方式以黄板悬挂在植株外缘效果最好,而每日各时段诱集虫量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黄板诱杀可以作为黄栌林区日常养护中防治黄栌丽木虱1种比较有效的无公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普安县茶园昆虫群落结构及害虫发生规律,于2020年6~12月,利用黄板法对普安县茶园的昆虫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捕获9 990头昆虫,隶属于12目53科83种,其中益虫1 188头(占11.9%),隶属6目12科25种,害虫8 902头(占89.1%),隶属8目43科58种;昆虫营养结构上,以植食性昆虫(47种,占50.6%)种类及数量最高,杂食性昆虫(3种,占2.2%)相对较少;茶园昆虫多样性夏季高于秋冬季。普安县茶园害虫主要包括小贯小绿叶蝉(占17.0%)、茶树茶二叉蚜(占9.1%)和榆蓝叶甲(占3.0%)等3种;小贯小绿叶蝉常年保持较高的虫口数,6月和10月为虫害发生高峰期。  相似文献   
5.
黄板诱杀斑潜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黄板诱集成虫是斑潜蝇测报和防治的重要手段.通过在茄果类及瓜类蔬菜田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柠檬黄色板在贵州诱杀斑潜蝇成虫量是橘黄色、淡黄色板的3倍以上;插板位置,黄板下端高于作物顶部20cm的诱虫量,分别是黄板下端和上端与作物顶部平齐的1.8倍、1.6倍;插板密度,每667m274块的每块诱虫量,分别比每667m245块、27块高31.8%、41.6%.试验为黄板诱杀斑潜蝇的设置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北方园艺》2007,(6):186-186
1.黄板诱蚜:有翅成蚜对黄色、橙黄色有较强的趋性,可用涂有10号既有的黄板来诱杀。黄板的大小一般为15-20cm见方,插或挂于蔬菜行间并与蔬菜持平。黄板诱满蚜后,要及时更换。  相似文献   
7.
套袋式和非套袋式黄板粘虫量大,对中稻飞虱、叶蝉、卷叶螟、稻赤斑黑沫蝉、矮缩病等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套袋式黄板成本较低,推广的潜力更大。  相似文献   
8.
正大棚菜投资少、时间短、管理简单、见效快,但由于受病虫(白粉病、TY、粉虱)、灾害性天气、上市时间等影响,效益往往不好,菜农积极性不高,成为大棚菜发展的瓶颈。在省市专家指导下,甘泉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集中人力物力在石门、道镇、城关、高哨等地,反复试验、实践和总结,归纳出一套适合当地的大棚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现将其介绍如下:1优化茬口根据土壤、肥料、设施、环境及天气等因素  相似文献   
9.
从收购天然鱼种进行驯化养殖入手,经3年池塘培育,获三角鲤亲鱼1676尾,亲鱼培育成活率达96%;对性腺发育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三角鲤属每年1次产卵类型,雌鱼的性成熟年龄为3冬龄,雄鱼则为2冬龄;性成熟雌鱼卵巢系数大致变动在1.6%~12.7%,全年平均约7.5%;卵径变动范围50~1450μm,平均762μm;相对怀卵量为4.67~6.70万粒/kg,平均5.98万粒/kg;适宜的繁殖生产季节在3月初到4月底。  相似文献   
10.
<正>湘阴县为顺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以藠头、有机茶、无公害蔬菜为重点产业,以14个规模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为试点单位,广泛开展诚信建设活动。湘阴县境内现有茶叶加工企业16家,为保持湘阴名茶优势,"讲诚信,重健康,更优质"成为了湘阴茶叶的产业之风。在茶园管理上严格按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标准推行标准化生产,推广频振式杀虫灯和黄板诱杀等绿色防控技术,并在基地树立有奖举报的承诺牌,向社会郑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