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园艺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崔秀珍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897-4898
阐述转Bt基因抗虫棉抗虫机理及应用现状,指出其对非目标昆虫影响及害虫产生抗性等生态风险,提出完善管理体制、提高持久抗性、加强抗性监测等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
不同目数防虫网覆盖对不结球白菜生长及防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慧 《长江蔬菜》2013,(20):63-65
以不结球白菜品种上海鸡毛菜为试材,采用20、40、60目3种不同目数防虫网覆盖栽培.研究不同目数防虫网对不结球白菜生长及防虫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不同目数防虫网覆盖对虫害阻隔效果明显,其中40、60目防虫网防虫效果较好,对小菜蛾、菜青虫、黄曲条跳甲、菜蚜和烟粉虱的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从生长情况来看,覆盖60目防虫网上海鸡毛菜生长速度最快,覆盖40目防虫网产量最高,达1033.8kg/667m2。  相似文献   
3.
用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3种溶剂对菊苣叶片进行平行提取,以粘虫(Mythimna separate Walker)为供试昆虫,应用饲喂称重法测定菊苣叶片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其生长发育及拒食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机溶剂提取物处理的幼虫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从第3~5天,3种有机溶剂提取物处理的幼虫体重之间差异显著,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校正死亡率最高,达52.05%;3种有机溶剂处理的幼虫期比对照延长了4~10 d,且蛹重略高于对照组;3种有机溶剂对粘虫拒食均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4.
半合子Bt基因抗虫杂交棉产量主要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5个半合子Bt基因抗虫棉杂交种产量主要构成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研究了抗虫棉杂交种构成产量的主要性状间相关性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陆地棉杂交种在Bt基因半合子状态下,株铃数对皮棉产量的作用最大,直接通径和综合作用均为第1位。衣分次之,综合作用为第2位,直接通径为第3位。铃重对皮棉产量的直接通径较大,为第2位,综合作用为负值,主要是与衣分、株铃数较高的负相关所致。据此认为,不可片面追求铃重的提高,要特别注意协调与其他产量性状的关系。霜前皮棉产量与皮棉产量具有较高的负相关,对早熟性的选择应以在有效生长时间内具有较高的产量或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为宜。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在全自动智能温室内研究了生根粉ABT-1、NAA和环境因子对插条生根的影响,并对榆树(Ulmus)抗虫速生新品种的扦插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①生根粉ABT-1和NAA都对榆树生根有影响。ABT-1的不同处理浓度及不同处理时间对榆树生根的影响差异显著。NAA的不同处理浓度及不同处理时间对榆树生根的影响差异不显著。②利用ABT-1生根粉促根处理,以浓度为1000×10-6g/L的滑石粉速蘸效果最佳,生根率为91.33%,根系发育良好。③利用NAA生根粉促根处理,以浓度为800×10-6g/L,处理时间为0.5m in的效果最佳,生根率为79.34%,根系发育良好。④炼苗是幼苗移栽成活的关键措施,通过炼苗,可以促进根系迅速发育,提高幼苗对外界高温和干旱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用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3种溶剂对菊苣叶片进行平行提取,以粘虫(Mythimna separate Walker)为供试昆虫,应用饲喂称重法测定菊苣叶片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其生长发育及拒食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机溶剂提取物处理的幼虫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从第3~5天,3种有机溶剂提取物处理的幼虫体重之间差异显著,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校正死亡率最高,达52.05%;3种有机溶剂处理的幼虫期比对照延长了4~10d,且蛹重略高于对照组;3种有机溶剂对粘虫拒食均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文章回顾了广西已推广种植的水稻品种的抗病抗虫状况,概述了水稻病虫害防治的现状以及水稻抗病抗虫育种的最新进展,提出水稻抗病抗虫育种的一些探索途径。  相似文献   
8.
以5个本地常栽的平菇品种为试验材料,出菇期间引入双翅目害虫平菇厉眼蕈蚊,进行抗虫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品种灰平的抗虫性最好。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为植物抗虫育种开辟了新的途径,转基因抗虫棉的出现也有效地抑制了害虫对棉花作物的危害。本文讨论了多种抗虫基因,并论述了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进展及其现实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转Bt基因抗虫棉常规种几个农艺性状遗传力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秀珍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219-5220
分析了不同转Bt基因抗虫棉常规种几个农艺性状的差异显著性、遗传力和相关性。结果表明:产量性状遗传力值的大小顺序为皮棉产量>株铃数>衣分>铃重;其他性状遗传力值大小顺序为株高>节位>生育期>果枝数。株铃数、衣分与皮棉产量,生育期与节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果枝数与节位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且此相关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引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