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3篇
林业   31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6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尧  李忠晴  王爱英  祝建波 《草业学报》2018,27(12):199-207
天山雪莲生长于常年积雪覆盖高海拔处的高山区域,具有很强的极端低温生境适应能力,属于研究植物低温适应的良好模式植物。前期的研究表明,sikFBA4基因可以显著提高番茄的抗寒能力。为进一步研究sikFBA4基因的耐寒响应模式,以天山雪莲为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sikFBA4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利用高效热不对称PCR法(Hi-Tail PCR)克隆sikFBA4启动子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分析PsikFBA4序列克隆的完整性及转录表达特性,将PsikFBA4与GUS基因融合在烟草中进行瞬时表达。结果表明,sikFBA4在低温胁迫条件下的表达发生瞬时显著上调,并在1 h达到峰值,而后表达下调。通过启动子克隆分析,在PsikFBA4序列-1648 bp位置处具有冷响应元件LTRE;进一步的GUS染色和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低温能够显著提高GUS基因的表达活性,说明sikFBA4属于低温诱导型基因。SikFBA4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序列分析以及表达分析,为进一步探究雪莲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sikFBAs)基因的表达与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珙桐种子散布、萌发及其种群龄级分配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苏瑞军  苏智先 《林业科学》2005,41(3):192-195
珙桐 (Davidiainvolucrata)为我国单属种的特有植物。珙桐起源古老 ,系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种 ,在植物系统发育和地史变迁研究上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此外 ,珙桐开花时其头状花序基部有 2枚白色的大苞片 ,随风飘动 ,如白鸽展翅 ,有“中国鸽子树”之称 ,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是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 (贺金生等 ,1 995 ;傅立国等 ,1 992 )。过去对珙桐的研究涉及到许多方面 ,如它的分类地位 (Li,1 95 4)、引种繁殖 (唐晓军 ,2 0 0 2 ;沈作奎等 ,1 998;张家勋等 ,1 995 )、解剖特征 (孙彬等 ,1 993 )、生殖…  相似文献   
3.
对滇西北光叶珙桐所处群落的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区系特征、生活型谱及光叶珙桐的种群更新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该地区光叶珙桐群落结构层次分明,乔木层盖度达40%-70%,优势种明显;(2)群落植物资源相对稀少,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60科100属114种;(3)群落种子植物区系构成中,以温带分布属为主,占总属数的52.17%;(4)光叶珙桐种群更新较差,主要由自身原因、生境原因、动物啃食及人为干扰共同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贵州纳雍光叶珙桐群落11个主要优势种群生态位宽度及重叠,结果表明,在该群落中以西南红山茶、猫儿屎、光叶珙桐的生态位宽度较大;群落中主要种群间生态位重叠的发生比较普遍,但是重叠的程度不是很高,说明物种间存在竞争,群落尚未达到稳定的顶级群落阶段,尚处于演替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5.
藏医藏药上藏雪莲花作为药物已有悠久的历史。藏医学文献《月王药珍》和《四部医典》上都有记载。文章综述了藏雪莲花的化学成分、使用方法及药用价值。雪莲化学成分为:生物碱、黄酮、甾醇、挥发油、16种氨基酸、雪莲内酯等。雪莲性味:苦、微苦、温,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董社琴  李冰雯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176-9177
[目的]筛选诱导珙桐茎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建立悬浮细胞系以及大规模繁殖珙桐提供前期技术基础。[方法]采集5年生以下珙桐的嫩枝条幼嫩茎为外植体,环割后接种在改良MS培养基上,培养基设25个处理,分别添加浓度为0、0.1、0.2、0.3、0.4 mg/L的NAA,浓度为0、10、20、30、40 mg/L的豆芽汁和浓度为0、5、10、15、20 mg/L的番茄汁。[结果]天然提取物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珙桐茎诱导愈伤组织都有影响,其影响程度是NAA>豆芽汁>番茄汁。改良MS培养基添加30 mg/L豆芽汁+20 mg/L番茄汁+0.4 mg/LNAA是诱导珙桐茎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质量好,出愈率高达98%。[结论]添加天然提取物可诱导出质量好的珙桐茎愈伤组织,这与豆芽汁和番茄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C有关。  相似文献   
7.
甘肃文县珙桐群落的组成结构数量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甘肃文县为珙桐分布的北部边缘地带。对其群落的组成结构、数量特征研究分析认为,在沿摩天岭北坡自东向西的不同地段,水热条件优越程度下降,群落组成及优势种有所差异,群落多样性指数依次减小,分别为3.8830,3.3588,3.3545,生态优势度有升高的趋势,分别为0.0889,0.1139,0.1486,群落稳定性依次下降。中部地段的珙桐群落均匀度偏高,可能是人为活动干扰所致。  相似文献   
8.
采用树木年代学的方法,按照珙桐的分布特点分海拔下限(1400 m~1500 m),中部(1 600 m~1 700 m),上限(1 800 m~1 900 m),研究不同海拔梯度下北川珙桐种群的年龄结构,结果表明:海拔上限珙桐年龄结构偏大,缺乏幼苗及30 a~40a的个体;在海拔中部,30 a~40 a的个体占的比例较大,争夺空间和资源的能力更强;海拔下限的实生幼苗较多.在中部海拔分布的珙桐较多,且年龄结构集中在30 a~40 a之间,低海拔的种群特征是以幼苗为优势,而高海拔面有的幼苗却很少,表明海拔对珙桐种群年龄结构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甘肃文县珙桐群落的区系组成结构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甘肃文县让水河流域的珙桐群落,是目前该种群自然分布的最北残遗。通过群落学特征分析研究表明:①该区域珙桐群落的植物约有种子植物169种,分属于66科,123属;②地理成分复杂多样,温带分布型属约占70.7%,并在群落各层的区系组成中均占居优势;③在群落中起重要作用的植物富有单型属和少型属,并多为白垩纪及第3纪植物区系的后裔或残遗;④该群落以单叶、中型叶及高位芽植物为基本外貌特征,隶属于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⑤群落的成层现象明显,以乔木层和草木层较为发达,一般可分为2~3个亚层;⑥由于本区环境因子对该种群生态适应的临界性及自身繁殖和基因交流的障碍机制,珙桐后备种群缺乏,天然更新能力较差,群落的稳定性十分脆弱。  相似文献   
10.
雪莲的生殖生态学研究 Ⅰ.生境、植物学及物候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生长在新疆天山1号冰川附近高山带的雪莲,从生境土壤的理化性质、气象因子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对其植物学及物候学特性进行了较详细的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雪莲为多年生一次开花结实的草本植物,生育年龄为5~6a,其生长的土壤环境极为严酷,植株营养器官及繁殖器官的形态特征、生长发育及繁殖的节律是与其特殊的气候条件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