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56篇
林业   132篇
农学   138篇
基础科学   3篇
  44篇
综合类   449篇
农作物   111篇
水产渔业   70篇
畜牧兽医   59篇
园艺   162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咖啡黑小蠹的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咖啡黑小蠢是近年在兴隆华侨农场严重危害中粒种咖啡的重要害虫。据1989年对4—5年生咖啡树调查,植株受害率100%,枝条受害率29.7—82.5%,虫害枯枝率7.65—17.8%。该虫以雌成虫钻蛀咖啡枝条为害,幼虫和成虫取食蛀道壁上的真菌菌丝。田间种群数量通常在3月上旬开始剧增,3月中下旬为高峰期,7月至10月田间虫口极少,11月以后逐渐有虫口及虫枯枝出现。温度是影响虫口波动的主要因素。2.5%溴氰菊酶、25%杀虫双、40%乐菊酯各兑水1000倍对成虫直接触杀效果显著,死亡率均为100%。48%乐斯本、40%氧化乐果400—800倍液等12种杀虫剂田间喷雾对咖啡枝条蛀洞内的成虫、蛹、幼虫防效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1986年4~8月在乌鲁木齐雅玛里克山(90余号)及校园内捕获的(18只)Alsophylaxpipiens,观察得知其产卵在5~6月,每次产卵一枚,卵壳系钙质,性成熟在出生后第三年。瞳孔圆形,强光下呈垂直线状。动食性,卞要以昆虫、蜘蛛及蝎子为食。  相似文献   
3.
福禄考属植物及其主要栽培种的园艺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简述了福禄考属植物的种质资源分布以及研究进展, 并对主要种———宿根福禄考的引种、育种、栽培以及繁殖方式等园艺学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分析, 旨在推动以宿根福禄考为代表的宿根花卉在我国的研究与栽培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利用真空渗入法获得的转bar基因及pinⅡ基因菜薹,进行了外源基因的遗传及表达情况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获得的转基因植株,外源基因能够稳定遗传。bar基因在 代的分离大部分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但也有不符合的群体;pin II基因在 代中稳定表达,但各个株系之间的表达水平差异较大,因而各个株系的抗虫效果也具有显著差异,即使具有相同外源基因拷贝数的各个株系,其PIN I/蛋白表达量和抗虫效果也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桃树不同生长型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生长型是桃树重要的树体特征,是控制树体大小的遗传因素,与栽培关系密切。综合有关文献介绍了桃树的紧凑型、半矮化型、矮化型、柱型、直立型、短枝型、垂枝型等生长型资源及不同生长型在遗传、形态特征、生理、栽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紧凑型受单位点显性基因控制,树体开张,分枝角度大,萌芽率及成枝力均高,光透过率较低;半矮化型树体介于普通型和紧凑型之间;矮化型为单基因隐性性状,节间极短,树体矮小,叶片密度大,光透过率低;柱型枝条分枝角度小,冠幅小,叶面积指数大;直立型介于柱型和普通型之间;短枝型能形成较多的短果枝,并以短果枝结果为主;垂枝型枝条披散下垂,枝条弯曲。不同生长型之间在氮素、干物质分配和内源激素水平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紧凑型、矮化型由于树冠密度大,光透过率低而在应用上受到限制,直立型和柱型因适应了高密度栽培而更受人们的重视。针对目前存在的生长型分类与命名问题,作者认为应首先考虑节间长度,其次为萌芽率、成枝力等,然后考虑的是枝条的分枝角度。  相似文献   
6.
以6 个菱品种为试材,对花器形态特征、群体花期及单花开花动态、开花时间、柱头可授性、花粉活力、杂交指数 及传粉形式等进行观察测定。结果表明:菱花单生,两性,单花花期15 h,群体花期在5~10 月,盛花期在7~8 月;不同 品种在一天中的开花高峰期存在差异;柱头可授期主要在萼片开裂后2 h 内,结实率在50% 以上;花粉在自然授粉条件下活 力可保持7.5 h;以自花授粉为主,同时存在一定程度的无融合生殖和少量异花授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滇中地区昆明西山、昆明野鸭湖、嵩明大哨和楚雄紫溪山分布的蛹虫草居群,进行调查和采样,调查分析了蛹虫草的生境,比较研究了蛹虫草不同居群有性型及无性型形态差异,对蛹虫草无性型的产孢结构进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研究发现,蛹虫草子囊壳着生方式及其大小、子囊大小、无性型,随生境不同而发生差异。在云南松常绿阔叶混交林下的子囊壳及子囊较大,分离得到的无性型以拟青霉型(Paecilomyces-type)产孢结构占优势;在华山松林和田埂草丛生境中的子囊壳及其子囊较小,分离得到的无性型以轮枝孢型(Verticillium-type)产孢结构占优势。  相似文献   
8.
凉山州高原粳稻开花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红燕  华劲松  蔡光泽  郑传刚 《种子》2006,25(6):14-17,20
凉山州高原粳稻在自然环境中抽穗后3~4d开始开花,5~8d进入开花盛期,10~12d相继结束;1日内的开花时间主要集中在12:00~16:00;每朵颍花开花历时60~110min不等;闭花授粉粒和停止发育粒教因品种而异;水稻开花与颖壳内湿度、田间温度和生态区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植物开花光周期反应的分子调控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开花时间受到日照长短季节性变化的调节,拟南芥和水稻中与光周期反应相关基因的分离,使人们得以认识植物开花光周期反应的分子调控机制。植物感知日照长短的变化主要由CONSTANS(CO)基因的表达所控制。CO能够将光信号与生物钟信号整合,调节开花基因FLOWERING LOCUS T(FT)的表达,并最终控制植物的开花时间。本文对这一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巴青1号青稞在青海高寒地区种植,大部分在抽穗之后开花,小花开放顺序通常由中部向上下两端开放,单个花序开花持续时间为5~8d,群体开花时间可达到10d。一日开花高峰在上午09~11时和下午13~15时。青稞开花的适宜温度为17.2℃~22.6℃,相对湿度55%~65%,结实率为8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