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正交试验对果胶酶水解壳聚糖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对降解过程中粘度、还原糖生成量、平均分子量等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果胶酶在50℃、pH值4.5、酶用量与壳聚糖质量之比为3、壳聚糖脱乙酰度为80%时对壳聚糖降解效果最佳,其中底物脱乙酰度对酶解效果影响极显著。在最适条件下,果胶酶对壳聚糖水解约1h,可控制产物平均分子量在2500左右。果胶酶降解壳聚糖的起始速度非常快,反应30min后粘度下降基本平稳;水解反应进行135min后,产物还原糖生成量逐渐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2.
澄清型红枣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红枣饮料的提取与澄清。[方法]添加不同的果胶酶用量、温度、pH值及加水量测定其对果汁出汁率的影响;添加不同壳聚糖量、温度、pH值测其果汁澄清的影响。[结果]果胶酶在温度为40℃,pH值为3~4,用量为0.2%,加水量为10倍时出汁率最高;壳聚糖的最适用量为0.5%(1%的壳聚糖醋酸溶液),温度为50℃,pH值为3~4,澄清果汁的透光率可达60%以上。[结论]用文中方法可生产澄清型红枣饮料。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用果胶酶提高海红果出汁率的方法。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分析了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海红果出汁率的影响,试验结果为:最佳醇解工艺条件:果胶酶用量0.06%,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2h。  相似文献   
4.
酶法提高草莓出汁率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一果胶酶处理草莓,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酶解工艺,当加酶量0.04%、pH 4.0、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60min时,草莓出汁率最高,为91.21%,比对照组(直接挤压榨汁)提高29.97%。采用复合酶(果胶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处理,草莓出汁率比对照组(直接挤压榨汁)提高30.94%,比单一果胶酶处理提高0.97%,复合酶解最佳条件为:果胶酶添加量0.04%、纤维素酶添加量0.03%、木聚糖酶添加量0.02%、β-葡聚糖酶添加量0.04%、酶解温度40℃p、H 4.0、酶解时间60 min。  相似文献   
5.
果蔬型果肉饮料的生产及稳定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复合果蔬果肉饮料的生产工艺,比较了果胶酶处理对液化率的影响,并对几种稳定剂单独或混合使用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果胶酶处理山楂、胡萝卜其液化率分别比对照提高32.50%和14.52%.各种稳定剂中,单独使用以0.05%~0.10%黄原胶效果最好;混合使用以0.05%~0.10%CMC+0.05%琼脂和0.05%CMC+0.05%~0.10%黄原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以籽瓜为试验材料,利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进行酶解。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籽瓜的最佳酶解工艺:果胶酶0.1%,纤维素酶0.05%,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2h,酶解p H=4.5。在此最佳酶解条件下,出汁率达86.3%。  相似文献   
7.
液体培养5种稻瘟菌生理小种.随着培养天数增加,ZC_3、ZD_1和ZG_1培养液中纤维素酶活性增高较快,而ZE_1和ZF_1增高较慢.培养液中纤维素酶活性增高快的,葡萄糖含量增加也快.培养8天的稻瘟菌培养液中各生理小种果胶酶活性高低顺序,果胶甲酯酶为:ZD_1>ZC_3>ZG_1>ZE_1>ZF_1;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为:ZD_1>ZC_3>ZE_1>ZF_1>ZG_1.研究表明,胞外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活性高的稻瘟菌生理小种,其致病性也强.  相似文献   
8.
 Enzymatic (cellulolytic, pectolytic, proteolytic, chitinolytic and acid phosphatase) activities in the cultures of ten different ectendomycorrhizal strains (mainly Wilcoxina spp.) were studied. Although most of the fungi produced all these enzymes, their activities were low (milliunits per hour),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ose of the pectolytic enzymes, which were detected at considerably higher levels (units per hour). Hebeloma crustuliniforme, an ectomycorrhizal fungus (positive control in our studies) synthesized ca. 2,000 times more exoglucanase than the ectendomycorrhizal fungi. Wilcoxina mikolae (ATCC 52685) had the lowest enzymatic activities of all 11 strains compared. Received: 3 December 1999  相似文献   
9.
应用Ec3.2.1.5果胶酶以正交试验法对黑加伦果浆进行不同条件的处理,并且考虑到果汁加工的实际情况,选择出了最适的酶处理技术及参数,即在45℃条件下用60μg/g酶处理黑加伦原果浆4h,可提高黑加果汁出汁率10%,并对酶的处理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果胶酶对铜绿微囊藻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寻找有价值的蛋白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分别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采用果胶酶处理铜绿微囊藻,获取藻细胞全蛋白。采用SDS-PAGE电泳分离藻细胞全蛋白,比较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藻蛋白表达差异。结果显示,一类分子量约42ku的蛋白丰度存在显著差异,光照条件是果胶酶对铜绿微囊藻起抑制作用的一个敏感条件。MALDI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分析和SwissPort数据库检索结果表明,该蛋白为功能未知的新蛋白且与真核生物actin蛋白有可信的匹配分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