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38篇
农学   106篇
  36篇
综合类   360篇
农作物   81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78篇
园艺   80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霉菌发酵液对大豆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生理检测及生物化学方法,研究了青霉菌发酵液对大豆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一定浓度的青霉菌发酵液对大豆浸种和茎叶处理,大豆幼苗的生长呈明显上升趋势,处理后大豆的株高、根长、株鲜重和根鲜重均明显得到了提高,且生长状态好于对照,不同浓度处理间具有明显差异,在发酵液浓度为5 g·L-1时,效果最佳。尤其是对根鲜重的影响,促进率最高可达56.21%,同时增强了幼苗根系活力,最大可以提高57.82%,浸种和茎叶处理后,分别提高了叶绿素含量41.25%和15.40%;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12.20%和11.70%;过氧化物酶31.33%和29.95%;过氧化氢酶活性42.8%和20.0%,这为发酵液在大豆田推广应用、提高大豆产量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普通小麦抗白粉病配合力及其与过氧化物酶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选用6个亲本组配成双列杂交设计,对普通小麦抗白粉病的配合力及基因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粉病病情指数属于数量性状遗传,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由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且以加性效应为主。低病情指数为部分显性。不同亲本之间一般配合力效应及含有的有利显性基因数存在明显差别。因此,选配杂交组合应在一般配合力高的基础上,注重其特殊配合力的选择。研究还表明,感病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高。  相似文献   
3.
以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景尖椒3号(高辣度),以3种不同的氮肥施用量处理,就生长期中氮肥对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含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增加氮肥施用量会导致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含量减少;果实中过氧化物酶活力与辣椒素含量呈一定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西瓜核型雄性不育两用系POD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西瓜核型雄性不育两用系不同器官的POD(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不育株与可育株主要差异在雄花蕾,表现为不育株较可育株多2条活性强的酶带;其他器官差异小,仅表现为酶谱带强弱不同。并对POD同工酶与雄性不育性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外源绿原酸对苹果抗病相关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离体培养方法对富士、红星和八棱海棠进行绿原酸处理,研究苹果在外源绿原酸处理下POD、PPO、PAL活性的动态变化以及绿原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富士以0.0001%绿原酸、红星以0.0008%绿原酸、八棱海棠以0.0004%绿原酸处理后,其PAL活性均显著提高,苹果体内也因此而提高了绿原酸水平。  相似文献   
6.
五种鬼伞过氧化物酶和酯酶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五种野生鬼伞 (Coprinus)真菌进行了过氧化物酶 (POD)和酯酶(EST)的同工酶分析 ,结果表明 :五种鬼伞的POD和EST同工酶酶谱比较稳定清晰 ,且分别有一条共同的酶带 ,可能是鬼伞属的POD和EST同工酶特征酶带 ;POD和EST同工酶酶谱均表明 ,家园鬼伞 (C .domesticus)和瓦鳞鬼伞 (C .clavatus)间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不同种鬼伞的POD和EST同工酶之间既有共同的特征 ,又各自有本物种的特有特征 ,POD和EST同工酶酶谱可以作为鬼伞属种类鉴定、亲缘关系比较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小麦雄性不育系保持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小麦雄性不育系、保持系的10个不同组织、器官中共检测出8种过氧化物酶,在叶、芽鞘、根、节、节间、穗轴、叶鞘和芒中,不育系和保持系的过氧化物酶基本相同,说明这种酶由细胞核编码,但在花粉粒发育的3个不同时期,不育系与保持系间的过氧化物酶有明显差异,表现为不育系中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多于保持系,这可能是由于不育系中细胞质不育基因对核基因的表达有调控作用,这种调控作用表现为不育细胞质基因的去阻遏作用,即不育细胞质基因可以去除细胞核中编码过氧化物酶基因的阻遏作用,使不育系中有更多的过氧化物酶基因得以表达,造成不育系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多于保持系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青花菜在脱分化及分化过程中其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脱分化培养的第12天该酶活性的大幅度增加与愈伤组织的明显发生相对应;分化培养的第21天该酶活性的大幅度增加与真正的芽发生相关.脱分化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c带、e带发生在愈伤组织产生以前,可能是脱分化的原团;分化时c带在芽点出现以前的重新出现可能与分化的启动有关.在脱分化过程中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略有升高;在分化过程中该酶活性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9.
黄为平  郑晓鹰 《种子》1994,(3):13-15
等电聚焦电泳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分离蛋白质的有效生化技术.操作简便,分辨率高,电泳条带多而且细,信息量大,利于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该文利用等电聚焦丙烯酰胺电泳方法分析了6个大白菜一代杂种及双亲幼苗的过氧化物同工酶电泳图谱,共分离出十几条酶带,F1杂种与亲本间同工酶图谱均表现出明现差异,特别是A鉴别区内的酶带差异最明显,大多为互补型,是主要鉴别区。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6个大白菜品种均可利用过氧化物同工酶鉴别由自交引起的假杂种。利用这项技术大量开展了这6个品种的商品种子纯度检测工作,同时在田间进行了验证性测定,二者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0.
低能Ar+注入樱桃萝卜点点红种子后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樱桃萝卜点点红为材料,对低能Ar+离子注入其干种子后的生物学效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其发芽率、成活率与低能Ar+注入剂量的关系,对低能Ar+注入点点红种子后其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进行了测定,并对POD酶谱及酯酶(Est)同工酶酶谱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低能Ar+注入都会引起种子发芽率、成活率及不同阶段的生长和发育产生变异;在1×1017Ar+/cm2与3×1017Ar+/cm2剂量之间点点红种子的发芽率随注入剂量的增加呈现出“马鞍型”曲线的变化趋势;成活率的变化规律与发芽率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低剂量注入时,其POD活性随剂量的增加而升高;高剂量注入时,其POD活性随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同工酶图谱中,POD在2.5×1017Ar+/cm2和3.0×1017Ar+/cm2增加一条酶带,且1.5×1017Ar+/cm2和3.0×1017Ar+/cm2高剂量注入时有缺失现象;酯酶(Est)在1.5×1017Ar+/cm2和3.0×1017Ar+/cm2剂量注入时酶带数增加,且变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