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林业   8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园艺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分布的风箱果(Physocarpus amurensis )自然更新能力较差。通过对采自风箱果枝条不同部位的插穗采用不同药剂、不同浓度及不同处理时间的扦插试验,研究了风箱果嫩枝扦插的生根效果。结果表明:100 mg L^-1 IBA处理5 min的插穗生根效果较好;经100 mg L^-1 IBA处理5 min的插穗,其中枝条梢部插穗的生根率最高,达92.22%,中部和下部插穗的生根率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2.
环境因素对风箱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风箱果自然成熟的种子为研究对象,对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属于需光性种子,光照能够促进种子萌发.在10~25℃条件下,种子均能萌发,以20℃发芽率最高[(78.33±1.67)%],萌发速度最快[(23.61±2.29)%];播种深度显著影响种子的出苗率(P<0.01),不覆土(O cm)出苗率高达(68.33±6.01)%;超过0.5 cm,出苗率显著降低,2 cm时出苗率为O;种子在土壤中萌发时,土壤的适宜含水量为40%,此时出苗最快[(15.44±0.15)%],出苗率最高[(51.67±1.67)%],幼苗的死亡率也较低[(16.67±8.82)%].自然条件下,温度不是种子萌发的限制因子,影响风箱果种子萌发和幼苗成功定居的关键因子是土壤含水量、光照以及播种深度.  相似文献   
3.
对紫叶风箱果实生苗当年生枝条不同部位采用不同激素、不同的浓度、不同时间的生根处理,研究不同部位插穗生根率。结果表明:以中部穗条500 mg/L的GGR处理1.5 h的生根率最高,生根率达93.68%,在育苗生产中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4.
风箱果叶色变化及呈色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风箱果叶片不同生长发育过程中叶色变化及呈色机理的问题,以风箱果、‘金叶’风箱果、‘紫叶’风箱果为材料,对其叶片从幼嫩到成熟转变过程5 个生长阶段的叶部特征和叶色变化进行比较研究,并采用徒手切片法观察叶片中色素空间分布。结果表明,随着3 种风箱果的生长,叶片面积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紫叶’风箱果叶面积最大;3 种风箱果叶绿素a 含量、叶绿素b 含量、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风箱果不同生长阶段叶绿素a 含量、叶绿素b 含量均显著高于‘紫叶’风箱果和‘金叶’风箱果;3 种风箱果叶片色素均主要分布于栅栏组织内,在海绵组织和表皮细胞分布较少。上述结果明确了风箱果叶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叶部特征和叶色表现,为其科学合理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不同生长激素种类、浓度处理对风箱果嫩枝扦插插穗生根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00×10^-6mg/mL NAA处理的插穗生根率最高,1000×10^-6mg/mL的GGR发生不定根数量最多、最长。综合分析发现:4种外源激素处理对风箱果插穗生根都有明显的影响,500×10^-6-2000×10^-6mg/mL浓度范围对插穗生根有良好的促进作用,50×10^-6~200×10^-6mg/mL浓度处理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6.
在野外定位观测金叶风箱果的单花、单花序、单株花朵的开放动态,利用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对金叶风箱果结实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测与调查。结果表明:金叶风箱果的单花花期为(5.6±0.68)d,花序花期为(11.8±0.35)d,全树花期为25~35 d。在常温条件下,金叶风箱果花粉生活力可保存2 d。自然结实率、自花结实率和异花结实率都很高,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遮荫对2种彩叶风箱果叶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阐明遮荫对彩叶风箱果(Physocarpus opulifolius)叶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紫叶风箱果(P.opulifolius‘Summer Wine’)和金叶风箱果(P.opulifolius‘Lutein’)为试材,测定了不同遮荫度下风箱果叶片色泽、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两种风箱果叶片颜色随遮荫度的增加而逐渐转绿;紫叶风箱果的叶绿素、花色素苷含量随遮荫度的增加而极显著降低,在40%遮荫条件下分别比对照降低59.98%、52.30%;金叶风箱果在40%遮荫条件下叶色及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变化,而在80%遮荫条件下叶绿素含量极显著增加,比对照增加了260.00%。紫叶风箱果、金叶风箱果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型;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均随遮荫度的增加而降低;紫叶风箱果、金叶风箱果的光饱和点分别为1 605.88μmol/(m~2·s)和1 369.40μmol/(m~2·s),光补偿点分别为46.80μmol/(m~2·s)和65.29μmol/(m~2·s),均表现为阳生植物的特征;两者的表观量子效率在0.02~0.05范围内,对弱光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综合其观赏效果,认为紫叶风箱果适宜在全光照条件下种植,金叶风箱果适宜在遮荫度小于40%的环境下种植。  相似文献   
8.
为阐明光照对紫叶风箱果叶色恢复及光系统Ⅱ(PSⅡ)的影响,以3年生紫叶风箱果(Physocarpus opulifolius‘Summer Wine’)为试材,先遮荫使其叶色变为绿色,再进行全光照处理。结果显示:紫叶风箱果叶色在光照处理后迅速恢复为红色;叶绿素含量急剧升高,在处理2d达到最大值,比光照前增加了112.88%,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花色素苷含量及其与叶绿素总量的比值从处理2d起极显著增加,分别比处理前增加了6.20,2.38倍;初始荧光(Fo)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则逐渐下降;光照处理后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能量(ABS/RC)增大,单位反应中心用于热耗散的能量(DIo/RC)显著增高,表明PSⅡ反应中心将过剩的光能以热耗散的形式散发出来。综合分析可得,充足的光照更有利于紫叶风箱果叶片呈色,并不会对其PSⅡ造成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9.
风箱果的自然更新能力差,处于濒危状态.该文重点研究了果实出种量及不同母树间种子的重量分异、品质特征和吸水过程,并进行了种子萌发实验,目的是为了确定是否由于有性生殖的限制导致其濒危.结果表明,风箱果结实率很低,含1~2粒种子的果实比例最大,占全部果实的64·47%,平均每个果实中有2·98粒种子.不同母树种子重量分异差异极显著;种子千粒重为1·38g,平均含水量为10·33%,生活力达到87·78%;种子吸水过程有3个明显的阶段:0~6h是急剧吸水的阶段,6~10h吸水基本停滞,10~24h种子重量不再增加;种子的萌发实验表明:不同植株间种子的发芽率差异不显著,平均发芽率为21·44%,但播种出苗率仅为5·56%.结实率、出种量和播种出苗率低,是风箱果自然更新不良、种群难以延续和扩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紫叶风箱果的引种及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引种的紫叶风箱果的植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生长节律进行观察的同时,对其繁殖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紫叶风箱果生长迅速,叶色紫红,性状独特且稳定,适应性强,适宜在东北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