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6篇
农学   6篇
  4篇
综合类   4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茯苓液体培养条件研究及其营养浓缩液的相关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表明,液体培养条件下,茯苓经0~48h的适应期,48~144h的增殖期后进入稳定期,发酵液pH骤降。经检测,发酵液中含有包括十六烷酸和十八烷酸在内的有机酸;发酵罐培养120h,生物量≥30g/l00mL(鲜重)。茯苓营养浓缩液多糖含量≥5.0mg/mL,氨基酸含量≥480mg/100mL。动物实验证明,茯苓营养浓缩液具有显著的抗疲劳和提高机体免疫力作用,其重金属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
以九资河茯苓为主要原料,用稀碱浸提法提取茯苓多糖,研究了碱提浓度、碱提时间以及料液比等提取条件对茯苓碱溶性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对加工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茯苓碱溶性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50、碱提浓度0.5 mol/L、提取时间8h.  相似文献   
3.
广元市昭化区马尾松林下种植茯苓经济效益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广元市昭化区利用异常死亡的马尾松树林下种植茯苓的技术,对其种植成本和收益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死亡的马尾松林下种植茯苓,段木种植其平均产量可达48.82 kg,树蔸种植其平均产量可达10.02 kg,效益显著。同时可减少处置异常死亡树木的成本,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茯苓发酵液的抑菌和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茯苓(Wolfiporia cocos)发酵液的抑菌和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茯苓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茯苓发酵液对人宫颈癌细胞 Hela、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和肝癌细胞 Hep-3B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作用48 h 的半抑制剂量为23.7、15.9和13.7μL。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茯苓[Poria cocos (Schw.) Wolf]皮中总三萜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考察了液固比、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茯苓皮干粉粒度对茯苓皮总三萜提取率的影响,并对部分工艺参数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50%乙醇为提取溶剂、超声波功率500 W、液固比15∶1(V/m,mL∶g)、干粉粒度0.150 mm、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20 min为最优提取参数组合,验证试验的提取率为2.6%,正交试验的优化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6.
张江丽  明月梅  白静  张海涛  和聪聪  刘靖雯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502-11503,11505
[目的]优选提取可溶性茯苓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可溶性茯苓多糖,考察料液比、pH、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条件对茯苓多糖得率的影响。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影响茯苓多糖得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DCAB,即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pH;提取可溶性茯苓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组合为A3B2C2D2,最佳提取工艺为加35倍水,在80℃、pH 9.0条件下提取2.0 h。[结论]该研究工艺所需设备简单,易于操作,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β-葡聚糖酶降解茯苓多糖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资源丰富且多糖含量高的茯苓为原料,以茯苓多糖的提取得率为指标,通过酶促降解的单因子试验、正交实验及验证试验,研究了β-葡聚糖酶对茯苓多糖的降解效应,优化筛选了β-葡聚糖酶降解茯苓多糖的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反应温度55℃、时间90 min、pH 5.5、酶浓度6.5%是β-葡聚糖酶降解茯苓多糖的最优技术参数,在该参数条件下,应用β-葡聚糖酶提取茯苓多糖的得率为13.31%,对茯苓多糖的高值化利用具有较好的参考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几种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黄鳝免疫功能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将300尾13~17g的健康黄鳝(Monopterus albus)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4个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有茯苓、五加皮、黄芪以及这3种中药的混合物的饲料。经30d饲养后,结果表明,茯苓、黄芪及五加皮可使黄鳝血液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的溶菌酶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同时,五加皮、黄芪、茯苓及这3种中药的混合物均对黄鳝增重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其中五加皮对黄鳝的增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小儿肺咳颗粒用药顺应性。[方法]在小儿肺咳颗粒制备过程中,使用经卵磷脂粉碎分散处理的茯苓粉末,采用浊度光度法和Zeta电位等表征茯苓粉末和小儿肺咳颗粒的水分散性。[结果]茯苓粉碎过程中加入1.0%的卵磷脂,相对于未经处理的茯苓粉末,混悬液吸光度变化率减少12.9%,Zeta电位绝对值增大118%;使用经卵磷脂粉碎分散处理的茯苓粉末制备的小儿肺咳颗粒,其混悬液粒径80μm左右,20 s内吸光度变化率5.0%,明显优于原处方小儿肺咳颗粒。[结论]在小儿肺咳颗粒制备过程中,使用经粉碎分散处理的茯苓粉末可较好地提高其用药顺应性。  相似文献   
10.
蔡爱群  张雷  韩伟  代凯 《湖北农业科学》2016,(19):5117-5119
为了研究茯苓1号、茯苓5.78号菌丝的最适pH和生长因子,采用在不同pH和生长因子条件下,对茯苓1号、茯苓5.78号菌株进行斜面试管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茯苓1号菌丝的最适生长因子为维生素C,最适pH为5;茯苓5.78号菌丝的最适生长因子为维生素C,最适pH为4。可见茯苓1号、茯苓5.78号都是偏酸性的,最适生长因子都是维生素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