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60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6篇
  44篇
综合类   11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阐述在断裂构造地质地带的公路定线问题。包括:用航空象片判释和地质调绘方法查明断裂构造分布情况,用航测成图和纸上定线方法确定路基和桥隧构造物的稳定位置。结果表明:用航片判释区域地质构造有较好效果,通过地质调绘为评价路线方案和确定线位提供可靠依据,通过航测成图和纸上定线作出了比较经济合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草地类型梯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紫泥泉地区位于天山北坡低山带,具有代表性的冬春秋放牧场。本文应用数量分类(TWINSPAN)、排序(DCA)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草地类型的分类及其分布的梯度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草地类型按传统分类划分出18个型,TWINSPAN分类结合DCA排序归纳出8个型,其中6个型为地带性草地类型,2个型为非地带性草池类型;地带性草地类型沿水热梯度分布,非地带性草地类型沿质地梯度分布。  相似文献   
3.
李凡  史建忠 《林产工业》2016,(11):56-59
通过分析湿地公园环境教育的目标和特点,进而得出环境教育的建设构架可分为环境解说、博览展示、参与体验三个方面,同时,通过不断对比各种教育受众特点等方法,得出结论:在湿地公园中开展环境教育是基于完善的科普宣教场所、完整的环境解说系统和合理的组织形式三者完美结合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3S"技术的甘肃子午岭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肃省子午岭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运用"3S"技术,对研究区的地形图、不同时相的TM遥感影像进行数据预处理,并分类提取了研究区2个时段的土地利用信息.对分类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后并与实地调查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近20年来甘肃子午岭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覆盖面积在稳步提高,乔木林面积明显增加.为甘肃子午岭自然保护区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基础信息,为林区植物种群生长及分布调查研究提供了宏观数据,并且输出了研究区不同时相土地利用专题图.  相似文献   
5.
北疆盐碱地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北疆盐碱地空间分布过程中盐碱化程度与经度、纬度及海拔高度之间的关系,基于1985年土壤调查结果,结合2015年Landest 8遥感解译去除人工绿洲结果,采用2 km×2 km网格单元,以盐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作为检验区域盐碱化程度的指标,对盐碱地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北疆地区盐碱化程度受地形和降水的影响明显,特别是受土壤类型的影响更为密切;北疆地区盐碱化程度,由西向东呈增大趋势(P=0838),主要集中分布在E90°~E96°范围内,盐碱土占总面积的比例为7562%;由南向北呈减小趋势(P=-0768),主要集中分布在N40°~N43°范围内,盐碱土占总面积的比例为7782%;由低到高呈减小趋势(P=-0767),主要集中分布在-160~500 m范围内,盐碱土占总面积的比例为4741%。北疆盐碱地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对于揭示北疆盐碱化程度的变化规律,促进北疆盐碱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维持地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固定样地用于中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精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了中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现状的基础上,以吉林省第7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资料和吉林省TM遥感影像为基础,对固定样地调查结果与遥感影像分类结果进行了对比,并采用点对点匹配法,分析了固定样地作为遥感影像解译标志时的精度.结果表明,采用固定样地调查与遥感影像分类调查森林资源总体精度较高,森林覆盖率误差仅为-1.04%,而点对点匹配检验时森林类型误差达到52.99%.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行泛第三极典型地区抽样单元土地利用和水土保持措施遥感解译精度评价,提高高分辨率影像的解译正确率,分析解译结果的区域代表性。[方法]于2018—2019年在中国西藏、泰国清莱和巴基斯坦地区分别选取9个、18个、15个抽样单元进行野外调查。以野外调查的土地利用结果作为参照,通过混淆矩阵、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分析基于Google Earth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和水保措施判读的精度;通过与参考数据集土地利用结构的对比,分析解译结果的区域代表性。[结果]①3个典型样区土地利用解译精度较理想,总体分类精度在80%以上,平均kappa系数分别为0.74,0.75和0.82;②与野外调查结果相比,3个典型样区水土保持措施解译结果比较理想;③遥感抽样解译的结果与GLC 30 m,GLC 10 m数据集的土地利用结构相似度较高。[结论]基于高分影像解译土地利用类型和水土保持措施的结果与野外调查的结果一致性较好,且符合参考数据集的土地利用结构,抽样单元遥感解译结果对于土地利用的宏观特征结构有较好的区域代表性表达。  相似文献   
8.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及土壤肥力障碍因子分析,对于区域土壤利用和改良、指导农业生产结构布局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西省进贤县为研究区,通过水稻遥感解译测产,结合主成分分析进行土壤质量评价;采用综合指数法表征土壤肥力质量水平,分析该区域低肥力质量区域主要障碍因素,并进行障碍因子区划。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MDS)指标包括: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CEC)、全钾(TK)、交换性钙(Ex.Ca)、容重、粉黏比;土壤质量综合指数与水稻产量相关系数达到0.73(p0.01),以当地水稻平均产量7.215 t hm~(-2)确定土壤质量综合指数阈值为0.65。分析得出,该地区影响土壤肥力的主要障碍包括有机质含量低和容重较大反映的低熟化度障碍、中量元素缺乏反映的酸化障碍、全钾含量低和高粉黏比反映的结构障碍等。根据障碍因素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三大障碍区:东南部丘陵区主要障碍因子为酸化和土壤结构障碍;中西部低岗平原主要为土壤酸化障碍;北部滨湖区主要障碍为水稻土熟化程度低。通过对不同区域施行针对性改良措施有益于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旅游解说系统,是提高游客旅游体验质量和接受环境教育的重要手段,是生态旅游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解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解说系统设置状况和游客使用情况,以实地勘察和问卷调查为手段,对其旅游环境解说系统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景区的解说系统比较规范,并能于景区的文化蕴涵相融合,也能起到较好的解说引导作用。同时,也发现其解说系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解说系统不完善、导游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解说牌示系统有待改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通过建立功能完善的游客中心、增加电子解说系统等途径,来推进其旅游解说系统的功能提升。  相似文献   
10.
纹理解译标志在土壤侵蚀遥感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10万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土壤侵蚀调查时,建立了纹理解译标志,研究了水蚀(包括又分为鳞片状面蚀、耕地面蚀、细沟蚀、切沟蚀、沟蚀,土壤侵蚀程度依次加重)和风蚀的影像解译特征。以RS和GIS相结合,利用坡度分析系统与土地利用数字化资料,进行了室内微机辅助判读,人机交互,进行图像处理和数字化处理,建立了分市县的土壤侵蚀强度数据库和图形数据库,并形成土壤侵蚀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