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4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3篇
  19篇
综合类   176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82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获得菌丝体生物质材料优化性能的最佳工艺参数,该研究以最小缓冲系数和弯曲强度为评定指标,通过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菌种接种量、基质颗粒度和水添加量对平菇菌丝体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正交试验9组菌丝体材料中菌丝平均直径最大为1 641 nm,最小为520 nm,前者后者的3.16倍,表明不同工艺参数显著(P<0.05)影响菌丝生长状态。影响菌丝体材料力学性能的最大因素是基质颗粒度,其次是水添加量和接种量。最佳工艺参数为接种量10%、基质颗粒度10 mm和水添加量60%,对应菌丝体材料的最小缓冲系数最低为4.17、弯曲强度最大为417.43 kPa,与发泡聚苯乙烯泡沫的弯曲强度相近。研究结果可为菌丝体材料制备工艺参数与性能的优化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研究1种以木屑为主要配方的食用菌细菌隐性污染栽培种的菌种分离。稀释涂布平板法分析细菌总数。栽培种捣碎后悬于无菌水,分别以短时(5 min)涡漩振荡、摇床振荡(180 r/min)、低温静置(4℃) 3种方式处理;灭菌纱布过滤收集、无菌水淋洗木屑接种至PDA斜面,培养使其生长。以未经处理木屑为接种物作为对照。结果显示栽培种细菌数为15500 cfu/g;对照(30支)以及采用短时涡漩振荡处理所接30支斜面全部细菌污染;摇床振荡1、2、3、4天纯化率分别为20%、30%、46.67%及63.3%;低温静置1、2、3、4天纯化率分别为3.3%、10%、46.67%和60%。以木屑为主要配方的细菌隐性污染栽培种悬于无菌水经1~4天振荡或浸湿再分离的基内菌丝分离法可有效分离纯化菌种。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研究不同浓度水平的石灰、多菌灵对巴西蘑菇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石灰浓度在2.5%时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浓度大于2.5%时对菌丝生长速度有抑制作用。多菌灵对菌丝有强烈抑制作用,并随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石灰、多菌灵有显著的协同效应。比单独使用石灰或多菌灵对菌丝的抑制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4.
绿僵菌的培养及其防治白蚁的效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平板上测定了不同温度、pH值、碳氮源、微量元素及生长因子(维生素)对绿僵茵茵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7.0、温度28℃时最适合绿僵茵的生长;以玉米粉为碳源、酵母膏为氮源时茵丝生长最好、产孢量最高;加入适量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有利于茵丝生长及产孢量的提高,其中以加入微量元素Mn和维生素C的效果最佳.绿僵茵对黑翅土白蚁具有强烈的毒杀效果.  相似文献   
5.
摘要:为了解贵州省麻江县蓝莓基地菌根侵染情况,采用酸性品红染色法对麻江县3个蓝莓基地的兔眼蓝莓和龙崩基地不同品种的蓝莓进行菌根侵染情况调查,并对其根际土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蓝莓菌根比较简单,主要有四种类型:丛枝菌根、杜鹃花类菌根、具柱状囊泡类型的菌根和外生菌根。各样地蓝莓菌根侵染情况不高;不同基地蓝莓菌根侵染率差异不明显(P>0.05);不同品种蓝莓菌根侵染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15a生蓝莓菌根侵染率显著高于3~5a生蓝莓(P<0.05)。蓝莓根系菌根侵染率与土壤P、SOC呈显著正相关(r>0.9,P<0.01)、与全K、pH值呈显著负相关(r<-0.89,P<0.01)。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黑木耳袋料栽培工艺中的困菌出耳技术误区进行了剖析,分析了该误区现状及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科学袋栽黑木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卢中科    李敏    丁贵杰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0,35(5):151-158
为了解不同外生菌根真菌的抗旱能力及机制,筛选具有较强抗旱性的优良菌株。选取琥珀乳牛肝菌(sp)、粘盖乳牛肝菌(sb)、橙黄硬皮马勃(sc)3种外生菌根真菌,采用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2种方式,利用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研究不同干旱胁迫程度对3种外生菌根真菌生长及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PEG-6000浓度下,sb菌丝生长速率一致,sp在0~21 d的菌丝生长速率较高,sc则在14~28 d才呈现速生期;轻度干旱胁迫(PEG-6000浓度为10%~20%)有利于sb和sp生物量的积累,增加sb对H+的分泌,并提高sb的SOD活性,降低sb的MDA含量,而sc的生长则受到PEG-6000的抑制;在PEG-6000处理下,3种外生菌根真菌的菌丝形态出现了不同程度损伤,随PEG-6000浓度升高菌丝形态损伤进一步加重,但sb菌丝形态结构完整度高于sp与sc。因此,轻度干旱胁迫利于sb的生长,3种外生菌根真菌抗旱性强弱为:sb>sp>sc。本研究结果可为外生菌根真菌抗旱机制的深入研究及抗旱菌种的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兰花圆斑病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作者1989~1990年对兰花圆斑病的研究结果。该病菌初步鉴定为Cylindrosporium dioscoreae Miyabe et Ito.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患病组织内越冬,病菌主要侵染叶片,病斑呈圆形、半圆形,边缘黑褐色,中间淡褐色。发病严重时造成全叶枯死。病害发生期4~11月。病菌在黄豆粉蔗搪琼脂培养基中生长最好;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为25℃,适宜pH值为4~8,最适为6,分生孢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16℃左右,最高为32℃,适宜温度为20~25℃,糖分可促进孢子萌发。接种试验表明,不论有伤或无伤接种,均能致病。室内抑菌测定结果:75%百菌清WP,50%代森锰锌WP,50%稻瘟酞WP,50%克菌丹WP各1000倍,均可100%抑制孢子萌发与菌丝生长,等量式波尔多液100倍也可100%抑制孢子萌发与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9.
 以红花大金元烟草品种为材料,分别在嵩明、宜良两个烟区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青霉菌灭活菌丝体(DMP)对烟草漂浮育苗成苗状况、生物学特性及大田苗期跟踪抗烟草花叶病试验,结果表明:在漂浮育苗基质中随着拌入DMP浓度的增加,烟苗株高、茎直径、地上部干重和根干重增加,但是,嵩明试验点当DMP处理浓度大于0.4g/株时烟苗株高和地上部干重下降。同时,当DMP处理浓度大于0.4g/株时与对照相比出苗时间推迟2~12d,出苗率降低8.6%~35.2%,成苗率降低10.7%~54.1%;而当DMP处理浓度小于0.4g/株时对出苗时间、出苗率和成苗没有明显影响。DMP苗期处理烟苗在大田期烟草花叶病病情指数明显降低,防治效果达50%~77%。综合成苗状况、烟苗素质,建议生产中DMP苗期处理的最佳浓度为0.1~0.4g/株。  相似文献   
10.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对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最适无机盐为KH2PO 4和MgSO4·7H2O。最佳培养基配比为:葡萄糖20 g,酵母膏1 g,MgSO4·7H2O 15 g, KH2PO4 1 g,去皮马铃薯200 g,琼脂20 g,H2O 1 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