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硫酸链霉素为对照药剂,通过平皿抑菌试验和活体药效试验,对3%中生菌素用于防治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细菌性褐斑病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3%中生菌素(37.57、5.0 mg/L)与硫酸链霉素(250 mg/L)对托拉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tolaasii,细菌性褐斑病病原菌)的平皿抑制率均为100%;活体药效试验中,3%中生菌素(37.5 mg/L)与硫酸链霉素(250 mg/L)对糙皮侧耳细菌性褐斑病的预防效果均在80%以上,显著优于接种后施药处理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试验表明,水稻播种时用中生菌素60倍55~60℃药液浸种,任其自然冷却48h;稻苗3~4叶期和移栽前5~7d分别用中生菌素200倍液喷雾1次,可推迟田间白叶枯病的发病始期20d以上,并显著降低其发病程度,对于轻病田或轻发生年份,大田可免于防治,重发生年份在8月上旬再用中生菌素200倍液喷雾1次,可更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生姜青枯病防治药剂室内筛选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比浊法测定了10种药剂对生姜青枯菌的毒力,结果显示乳酸环丙沙星、盐酸环丙沙星、土霉素的毒力最强,其EC50分别为1.75、1.81和2.21μg/L;而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链霉素、头孢曲松钠、中生菌素次之,EC_(50)分别为11.17、11.23、19.23和24.20μg/L;姜瘟净、硫酸多黏菌素B和大蒜油的EC_(50)最高,分别为549.61,1 223.22和2 064.33μg/L。通过盆栽试验,采用药剂浸种、先灌药后接种病原、以及先接种病原后灌药等处理方式评价了这10种药剂对生姜青枯病预防和治疗的潜能,结果显示,硫酸链霉素和中生菌素浸种处理对生姜青枯病防效最好,分别为93.0%和75.9%;硫酸链霉素、硫酸多黏菌素B、姜瘟净、大蒜油表现出较好的预防作用;除硫酸链霉素外,其他药剂对青枯病治疗作用差。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ESI-MS/MS)分析中生菌素(zhongshengmycins) 原药中各有效成分(链丝菌素A~F)的方法。原药用去离子水超声辅助提取后经离心过滤,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二级质谱检测,标准样品定量离子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15.63~500 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中生菌素原药各组分的仪器响应值与进样质量浓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 R2>0.990 5;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6次重复进样,其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33% ~1.96%之间;在0.1、0.5和1 μg/mg 3个添加水平下,各组分的回收率在98.2% ~101.1%之间。样品实测结果表明:供试原药中链丝菌素D的含量最高,为297.65 μg/g;其次是链丝菌素B、C和F,含量分别为247.77、285.64和115.92 μg/g;链丝菌素A和E的含量较低,分别为15.63和19.60 μg/g。该方法能满足中生菌素原药中各有效成分定性及定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