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54篇
农学   69篇
基础科学   16篇
  24篇
综合类   389篇
农作物   4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55篇
植物保护   17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几种除草剂药液表面张力、叶面接触角与药效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在除草剂氟磺胺草醚、灭草松和精喹禾灵药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喷雾助剂AB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JFC ,以温室盆栽法测得各处理抑制杂草的效果,结果表明,在多数情况下添加喷雾助剂可使3种供试除草剂的药效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张鸿秀 《植物保护》2002,28(4):45-48
天然植物源助剂SD、SDP具有良好的润湿性、渗透性和粘着性 ,此助剂与除草剂、杀虫剂混用 ,能提高药效 ,减少药液流失 ,具有抗雨水冲刷的功能。本文介绍了其作用特点 ,基础应用研究的结果 ,以及SD、SDP与胺苯磺隆、草甘膦等除草剂使用技术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4.
锐超麦是美国陶氏益农公司于2014年在中国最先上市的麦田茎叶处理除草剂新产品。它具有活性高、用量低、稳定性好、对作物安全等一系列新特性。一、主要成分及除草对象1.主要成分锐超麦内含锐活10%+双氟磺草胺10%,外加专用助剂,两者加在一起为1套。剂型:20%水分散粒剂。注意:锐超麦需和专用助剂一起使用。锐活就是锐超麦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该成分是陶氏益农最新发现并拥有专利的化合物。2.包装规格及剂量锐超麦1套  相似文献   
5.
水稻应用化控剂吨田宝及加其助剂试验总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验证化控剂吨田宝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同时验证助剂对化控剂的增效作用,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化控剂吨田宝有促进水稻健壮生长,加快水稻生育进程的作用,水稻抗逆性增强,提前成熟,加其助剂后效果更加明显,产量较对照增产55.0~97.4 kg/667 m2,增产率9.8%~17.3%。  相似文献   
6.
试验结果表明,在番茄生育期内喷洒南京百阳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0.3%绿化血红素WP加南通飞天化学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植物源助剂SD,可促进番茄果实膨大,提高单果重,增产效果明显,且对番茄安全,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一、目的:验证助剂对化控剂的增效作用及降低化控剂用量的程度,为助剂的大面积推广和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牛脂胺聚氧乙烯醚是一类广泛用于草甘膦制剂的农药助剂。大量研究表明,该助剂的毒性大于其活性成分草甘膦,因而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对牛脂胺聚氧乙烯醚的结构、毒性以及其目前在环境中的分布水平和分析方法等内容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牛脂胺聚氧乙烯醚在我国农药助剂领域的进一步研究、规范使用和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草甘膦在全球销量最大的50种农药中,稳居第一。随着农业高新技术的普及发展,草甘膦的应用区域进一步扩大。正在向免耕稻田、油菜田、高杆作物、转基因大豆、棉花、玉米等作物地推广应用,使用量逐年递增。现阶段,较难出现可取代它的新产品。因此,草甘膦的市场很广,而且稳定。例如:两广、海南市场,每年草甘膦水剂销量超过3万吨。  相似文献   
10.
《水产养殖》2012,(7):22-22
澳新食品局(FSANZ)发布了P1019号标准修订提案《一氧化碳作为水产加工助剂》,拟禁止一氧化碳作为鱼类加工助剂。该提案已于2012年4月中旬进入评估程序,10月下旬完成澳新食品局的审批。上述标准预计将于2013年1月中旬公布。研究表明,一氧化碳与鱼类的肌红蛋白结合后可使肉色呈鲜艳的粉红色,使鱼肉看起来十分新鲜。但是,经过一氧化碳处理的鱼类产品并不能保鲜。如果消费者食用色泽新鲜但已经变质的鱼肉,可能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