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铃薯种薯田有翅蚜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21世纪人类最有价值的食物营养来源之一,是新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高产经济作物之一,更是世界人口的重要主食或副食。有翅蚜虫是马铃薯田的主要害虫之一,是病毒的主要传播载体,造成马铃薯减产和品种退化,本文对有翅蚜传播马铃薯病毒的机理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根据有翅蚜与病毒之间的关系从化学、生物和农业三方面对马铃薯田有翅蚜防治方法进行了总结,并根据我国马铃薯种薯生产实际情况对防治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蚜虫是园林植物中最常见的害虫之一,由于大量分泌蜜露,因此也叫蜜虫。蚜虫每年发生代数很多,有的蚜虫一年十几代甚至三十多代,多以卵在植物枝条上越冬。蚜虫具有世代交替现象,即春、夏两季为孤雌生殖,秋末冬初为两性生殖。蚜虫种类繁多,绝大多数是农林害虫。园林中常见的蚜虫主要有蚜科的桃蚜、桃粉蚜、棉蚜、瘿棉  相似文献   
3.
<正>1物理防治1.1黄色板诱蚜利用蚜虫的趋黄性,将纤维板、木板或硬纸板涂成黄色,外涂10号机油或凡士林等粘物,诱捕有翅蚜,后及时更换色板。1.2银灰色避蚜银灰色对蚜虫有较强的趋避性,可在园内挂银灰色塑料条或铺银灰色地膜趋避蚜虫。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棉蚜原生寄主和棉花的定期定位调查,绘出棉蚜在原生寄主上的种群数量消长图和棉花上的种群数量季节性消长图。结果表明,棉蚜在棉田全生育期中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可区分为前后相联又各有特点的6个时期,并明显地出现了3个高峰。确定了中心点、片形成期是防治蚜虫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5.
看了《中国花卉盆景》第7期《我对<丁香和蚂蚁>的看法》"编后语"发出的疑问:蚂蚁和蚜虫,到底是各不相扰的"朋友",还是生就的"冤家"?想说说我的看法。我认为它们既是一对互相利用的朋友,又是一对祸害植物的帮凶。事情还得从种甜瓜说起。甜瓜苗最易招惹蚜虫,特别是干旱的时候。每到此时,我就用内吸性农药  相似文献   
6.
华北地区新近发现一群"犯罪分子",常在萱草上兴风作浪,尤其在个别地区"作案"猖獗。经"侦察"发现,此"团伙"名为"印度修尾蚜",属同翅目蚜总科,学名Indomegoura indica。团伙组成印度修尾蚜约7天更新一代,有的有翅,有的无翅。在春季和秋末以无翅蚜为主,夏季到秋末之前以有翅蚜为主。作案特点印度修尾蚜主要以成蚜或若蚜形态群聚于嫩叶、嫩茎和花蕾上。危害后常引起枝叶  相似文献   
7.
棉芽是绥德地区棉株发育前期的重要害虫,因本地气候特殊,发生与外地不一样,引用外区成果,指导本区防治,不易得到理想效果,为克服这一缺点,我们在1955、1956两年进行了初步观察,现将结果整理于后,以供有关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8.
病毒的传播给马铃薯产业带来的危害无疑是毁灭性的,蚜虫作为马铃薯病毒传播的主要介体,对其种类及发生动态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研究于2014和2015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马铃薯田分别使用黄皿诱蚜器和黄板对马铃薯田有翅蚜进行采集、种类鉴定及发生动态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马铃薯田有翅蚜共计15属,24种,其中甘蓝蚜、桃蚜、玉米蚜及棉蚜为优势种。平均温度对有翅蚜数量变化存在影响,在最适温度范围内,随着平均温度的升高,有翅蚜数量有所增加,反之,有翅蚜数量下降。试验所得关于马铃薯田有翅蚜发生动态基础数据,对于后期开展蚜虫有效防控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感染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的柑橘对不同翅型橘蚜取食行为的影响,通过刺探电位图谱技术(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EPG)对褐色橘蚜和棉蚜在感染CTV植株上的取食行为进行持续记录,与健康植株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褐色橘蚜无翅型在感病植株的参数均与有翅型无显著差异;棉蚜无翅型在感病植株上的非刺探波(no penetration,np波)和路径波(C波)的总持续时间、电势落差(potential drops,pd波)的次数均显著小于有翅型,C波和刺探的次数均极显著小于棉蚜有翅型。褐色橘蚜无翅型在感病植株上的pd波的次数和韧皮部分泌唾液波(E1波)的平均持续时间显著小于棉蚜无翅型;褐色橘蚜有翅型在感病植株上的C波的次数和总持续时间、刺探的次数、pd波的次数和总持续时间均极显著小于棉蚜有翅型,韧皮部被动吸食波(E2波)的总持续时间和平均持续时间均极显著大于棉蚜有翅型。褐色橘蚜无翅型在感病植株上的刺探和pd波的次数均显著高于健康植株,但总刺探时间相反,np波、C波和非韧皮部阶段的总持续时间极显著高于健康植株,E2波的总持续时间极显著短于健康植株。表明柑橘感病状态对无翅型和有翅型的影响是相似的;柑橘感染CTV对褐色橘蚜无翅型的取食行为影响明显,且偏好健康植株,从而促进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有翅蚜体小翅弱易破损的特点,将常规软化过程的煮沸或水浴加热改良为在100W灯下连续照烤10-12h;将复杂的整姿过程简化为水中整姿,从而获得一种简便易行、效果优良的制作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