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9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8篇
  8篇
综合类   116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草莓白化相关病毒中国分离物全基因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道  张洁  吴祖建  丁新伦 《园艺学报》2021,37(1):146-150
草莓白化相关病毒(strawberrypallidosis-associatedvirus,SPa V)属于长线形病毒科(Closteroviridae)毛形病毒属(Crinivirus),可引起草莓病害,2017年在中国首次报道。采用高通量测序、RACE和RT-PCR技术获得了SPa V中国分离物(FJ)的基因组全长。该病毒含有两条正单链基因组RNA1和RNA2。RNA1全长8 048 nt,5′和3′非编码区序列分别为264和197 nt,含有3个开放阅读框(ORF),分别编码ORF 1a/1b融合蛋白和p9蛋白。RNA2全长7 977 nt,5′和3′非编码区序列分别为248和186 nt,含有8个开放阅读框(ORF),分别编码HSP70h、CPh、CP、CPm、p7、p6、p9和p28等8个蛋白。RNA1和RNA2与美国M1分离物分别具有98.5%和99.0%的核苷酸一致性;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SPa V中国分离物(FJ)单独处在一个分支。对SPa V来源的小RNA的分析表明,来源于SPa V的小RAN长度以21和22 nt为主。  相似文献   
3.
4.
基于灰色关联度变权法的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指数型白化权函数对灰色关联度变权法中的白化权函数进行修正,使得能够对地下水更合理、客观、准确地评价。将晋江市浅层地下水看作一个灰色系统,在灰色关联度变权法模型基础上,对各水质监测点不同类别的隶属度和灰色关联度作对比分析判断其评价等级以及质量优劣次序,说明灰色关联度变权法对地下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适当。研究区内绝大多数地区水质状况良好,影响区域地下水质量的指标主要为TDS、锰、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氯化物,水质较差区主要分布于沿海工业分布较密集区及引污水灌溉农田地区,说明工农业发展、人类活动加剧及海水入侵是造成本区水质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溶珊瑚弧菌(Vibrio coralliilyticus)是多种珊瑚的致病菌。hapR是弧菌群体感应系统核心的泛调控基因。前期实验中发现,溶珊瑚弧菌在感染佳丽鹿角珊瑚时,致病力与其接种密度密切相关,推测溶珊瑚弧菌的群体感应系统可能是调控其毒力的关键因子。笔者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成功构建了溶珊瑚弧菌hapR缺失株△hapR-Vc450和回补株ChapR-Vc450,表型测试结果表明,hapR的缺失影响溶珊瑚弧菌的菌落形态,但不影响细菌的运动性和鞭毛结构;hapR缺失后,细菌最大生长量明显减少,但生物膜的形成量显著增加;用溶珊瑚弧菌人工感染鹿角珊瑚,结果显示,hapR缺失后菌株毒力增加,表明hapR在溶珊瑚弧菌中可能具有与霍乱弧菌hapR相似的功能,可以抑制毒力基因的级联激活。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牙鲆白化发生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本研究在获得正常和白化牙鲆转录组及micro RNA(mi RNA)深度测序数据的基础上,对tyrosinase related protein 1(tyrp1)和mmu-mi R-143-5p_R+2(mmu-143)进行了表达模式、靶基因预测及验证分析。首先通过RACE方法克隆得到白化相关基因tyrp1的2个转录本,进化树分析表明这2个转录本分别是tyrp1a和tyrp1b,利用RNAhybrid软件预测到mmu-143可能与tyrp1a基因存在互作关系,通过双荧光素酶实验初步验证了这一靶向关系。进一步的荧光定量结果显示,tyrp1a基因在正常牙鲆皮肤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白化牙鲆皮肤的表达量,正常牙鲆皮肤中mmu-143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白化牙鲆皮肤中的表达量。本研究发现,牙鲆tyrp1存在2个转录本,分别是tyrp1a和tyrp1b。双荧光素酶实验和定量PCR分析初步证实,tyrp1a是mmu-143的靶基因,mmu-143是通过调控tyrp1a基因的表达来影响牙鲆白化的。此研究结果为深入揭示牙鲆白化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鲆鲽类白化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鲆鲽类体色白化,在苗种生产过程中常见。很多学者对其进行过研究,然而关于白化的机理仍然不清楚。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鲆鲽类白化机理的研究从营养、遗传、环境、生理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人工繁育的中间轴孔珊瑚(Acropora intermedia)出现白化病症状,且白化范围呈蔓延趋势,严重的甚至出现死亡。为探明此次养殖中间轴孔珊瑚白化病的病因,对患病珊瑚进行了病原学研究。从患病珊瑚基部病灶部位分离得到一株优势菌株JU-V039,该菌株经Biolog生理生化分析和16S rRNA基因发育进化树分析,鉴定为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再经人工回接感染,证实溶藻弧菌是引起此次珊瑚白化病的致病原。药物敏感实验显示,该菌株对13种检测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15.4%,其中对利福平、复方新诺明、链霉素、红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卡那霉素、四环素、萘啶酸和氯霉素10种实验药物表现敏感(S);对青霉素G和氨苄西林表现耐药(R);对多粘菌素B则表现中介(I)。溶藻弧菌与此次养殖中间轴孔珊瑚白化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珊瑚白化病的致病机理,并给出科学有效的疾病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评估是灰色聚类分析法中划分对象类别的一种新方法,是对灰色的三角白化权函数的进一步改进,从而获得更加理想的结果.将这种方法应用于黑龙江省庆安县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经过研究表明,基于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灰色评估评价得出的结果更加客观,与当地的实际情况也更加接近,这也为今后地下水水质评价研究方法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棉花体细胞胚胎发育过程的观察发现,其发育的四个时期即球形期,心形期,鱼雷期和子叶期均有白化现象。成熟期的白色叶胚比绿色子叶胚在成苗培养基上生长快,且形成再生植株的频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