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11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5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苗枯病病原菌鉴定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2.
玉米苗枯病抗性鉴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玉米种子培养液对串珠镰刀菌分生孢子萌发抑制率和串珠镰刀菌毒素对玉米胚根、胚芽生长抑制率作为玉米苗枯病抗病鉴定指标,并与21个杂交玉米种苗枯病田间发病率进行相关分析来验证其准确性.结果表明,串珠镰刀菌毒素对玉米胚根、胚芽生长抑制率与玉米苗枯病田间发病率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925、0.919.该两种方法结果准确,可以作为玉米苗枯病抗性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3.
玉米苗枯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我国被首次发现以来,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且南方重于北方。该病尤其在轻碱、瘠薄或土壤板结地块和春季低温多雨的年份发生较重。1症状玉米苗枯病在幼苗2叶1心期可开始显症。植株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或明显矮化,叶片萎蔫或黄化。病株拔出后可见种子根或根尖处发生褐变,后扩展,部分或整个根系变褐或呈棕褐色,继而侵染中胚轴,使之细络或呈水浸状褐变。根系受害通常表现为根毛减少,无次生根或仅有少量次生根。初生根老化,皮层坏死,根系变为黑褐色,并在茎的第一节间形成坏  相似文献   
4.
玉米苗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为多种镰刀菌,包括串珠镰刀菌、禾谷镰刀菌等。种子可带菌,存在于种皮、胚、胚乳等各个部位;可随病残体越冬并引起初侵染;且该病原腐生能力较强,可脱离寄主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土壤分离可培养出该病菌。一般情况下,种子带菌感染率高于土壤带菌感染率,种子带菌感染率平均可达70%以上,但部分地块在种子带菌低的情况下仍发病较重,原因是土壤带菌造成的侵染。该病为系统侵染,种子萌动期即可侵入,以夏玉米受害最为严重,从出苗至3叶期开始表现症状,先造成玉米幼苗基部1-2叶发黄,叶尖和叶(缘)边干枯,由基部叶片逐渐向上部发展,进而引起心叶卷曲,形成弱苗,重者外周叶片干枯,  相似文献   
5.
6.
一、症状与病原 玉米苗枯病主要发生在6月中、下旬,玉米生长4-7叶期,表现的症状特点是叶片边缘首先出现黄褐色枯死条斑,个别叶片或植株出现萎焉,3-5天后叶片变青灰色或黄褐色枯死.发病株根毛初期出现淡黄色至黄褐色侵染点,1-2天后即变为黄褐色水渍状坏死,严重时皮层腐烂,根毛脱落.拔起病株,在根部发病部位有时出现白色、灰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高产品种的推广、田间基础设施的投入、田间管理水平的提升、玉米产量大幅度提升,高水肥地区667m2平均产量达650kg左右;但是部分农户因管理措施不当,导致玉米半截穗、多穗、空秆等雌穗异常现象大面积发生,减产幅度高达30%~40%。现将玉米雌穗分化中的几种异常现象、成因与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玉米苗枯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我国被首次发现以来,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且南方重于北方。该病尤其在轻碱、瘠薄或土壤板结地块和春季低温多雨的年份发生较重。1症状玉米苗枯病在幼苗2叶1心期可开始显症。  相似文献   
9.
玉米苗枯病的发生及药剂处理种子对该病控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培宝  任爱芝 《种子》2004,23(8):27-29
自1998~2002年对鲁西北玉米主产区苗枯病进行了调查研究,田间调查表明玉米苗枯病的发生与土壤类型、苗期降雨量、品种抗性及种子带菌率等多种因素有关.病原鉴定结果得知玉米苗枯病是由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禾谷镰刀菌(Egraminearum)、玉米丝核菌(Rhizoctonia zeae)等多种真菌引起.药剂拌种可明显减轻病害发生,用种子量0.15%的适乐时、卫福、多菌灵拌种防治效果分别为95.63%、92.82%、84.31%,尤其使用适乐和卫福处理玉米种子,田间出苗率高、苗健壮、叶色浓绿,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药剂拌种防治玉米苗枯病的试验结果表明 ,以 3%敌萎丹悬浮剂按种子重量 0 .1%拌种的出苗率较高 ,为 81.1% ,对玉米苗枯病的防效最高 ,为 82 .2 % ,且对玉米无药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