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林业   1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卧干式 卧干式的树干横卧于盆盎土面,而枝冠则昂然向上,生气勃勃。由于它如卧龙之势,又如风倒之木,富于野趣。更由于它的主干大部分横卧,如睡佛养神,醉仙横倒。既给人以娴静温柔、无忧无虑之感,又具蛟龙养精蓄锐、整装待发之气魄。有的作又将卧干式分为横卧式、曲卧式两种(图1)。在制作时应注意:  相似文献   
2.
琴叶风吹楠生物学特征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6年时间对琴叶风吹楠生物学特征和对雄花序和雌花序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雄花序和雌花序的外部特征在花蕾期就表现出明显区别,主要表现在花序结构、花蕾颜色、花蕾形态以及花(序)梗颜色等几个方面。文中对雌、雄花序的特征作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3.
油料植物琴叶风吹楠种子萌发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琴叶风吹楠(Horsfieldia pandurifolia)幼苗属于子叶留土类型。成熟种子的主要成分是胚乳,胚极小,位于种子基部;胚根先突破位于种子基部的发芽孔形成主根,然后上胚轴开始生长,子叶向胚乳组织延伸以吸收营养物质;少数种子具多胚现象;只要播种方法正确,容易获得生长正常的苗木,否则容易导致苗木畸形。  相似文献   
4.
珍稀琴叶风吹楠种子主要脂肪酸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明琴叶风吹楠种子油中各脂肪酸百分比的变化规律,对澜沧江流域5个县40株大树采集种子,测定脂肪酸成分及百分比,结果表明共53份种子样本都含有17种脂肪酸.针对4株树,不成熟种子十四碳烯酸的百分比为22.12%~28.61%,十四烷酸为62.31%~67.27%,总十四碳酸为85.40%~89.99%,种子完全成熟后分别为18.63%~21.93%,68.57%~71.38%和88.87%~90.24%;5株树十四碳酸总百分比年际差异在1.49%~4.26%之间;不同地点39株树的成熟种子十四碳酸总百分比为88.14%~92.82%之间,平均值为90.60%.琴叶风吹楠成熟种子十四碳酸相对百分比群体变异和年际差异极小,在种子成熟过程中,十四碳烯酸不断转化成十四烷酸,但是在单株间和同株年际间的转化程度不一致.总十四碳酸百分比占绝对优势,且具良好稳定性,可以作为琴叶风吹楠化学分类学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柳喜峰 《中国林业》2012,(15):57-57
风吹过的夏天 荷花盛开莲的心事 百合绽放夏的悸动 芳香四溢的午后  相似文献   
6.
以1年生海南风吹楠(Horsfieldia hainanensis)为材料,设置4个铅浓度(250、500、1000、2000mg/kg)和4个镉浓度(10、25、50、100mg/kg),研究铅、镉单一胁迫对海南风吹楠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镉、铅单一胁迫下,海南风吹楠的株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生物量、总根长和总根表面积呈上升趋势,且均在铅浓度为500mg/kg、镉浓度为25mg/kg时达到最大值,随着铅、镉浓度的增加,其各生长指标呈下降趋势;海南风吹楠的生长指标对铅、镉单一胁迫差异显著。综合评价得知,铅浓度为500mg/kg、镉浓度为25mg/kg时苗木质量最佳,能促进海南风吹楠的生长,而高浓度的铅(2000mg/kg)、镉(100mg/kg)则会对其生长产生毒害。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玉米幼苗对不同强度风吹危害的逆境生理响应特征,2013年在内蒙古东部科尔沁沙地研究了0(CK)、9、15 m·s-1和18 m·s-1风吹袭20 min下玉米幼苗丙二醛含量(MDA)、膜透性、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风吹强度增加,玉米的株高、茎粗生长量和地上生物量下降,其中18 m·s-1处理的株高和茎粗生长量及地上生物量分别较CK下降4.48%、11.28%和13.23%;风吹胁迫下玉米幼苗丙二醛含量与CK没有显著差异,但各处理膜透性均显著高于CK,其中15 m·s-1和18 m·s-1处理膜透性分别较CK增加84.36%和116.62%;随着风吹强度增强,SOD、POD和CAT活性均趋于增加,其中18 m·s-1处理分别较CK增加37.45%、94.65%和82.14%;随着风吹强度增强,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增加,脯氨酸含量趋于下降,和CK相比,18 m·s-1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增加31.48%,脯氨酸含量下降40.26%。结果表明,20 min风吹处理已对玉米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虽未导致玉米幼苗明显的膜脂过氧化,却使其细胞膜受损,SOD、POD和CAT在防止其膜脂过氧化过氧化过程中共同发挥了保护细胞膜的作用,可溶性糖起到了渗透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油料树种风吹楠播种繁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热带油料树种风吹楠的播种繁殖试验结果:风吹楠整个果实土壤播种萌发率高达90.52%,种子土壤和沙床播种萌发率分别为68.75%和64.81%,但整个果实沙床播种萌发率仅为12.64%。整个果实和种子的土壤播种苗都生长良好,生长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珍稀油料树种琴叶风吹楠种子萌发习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西双版纳地区采集野生琴叶风吹楠(Horsfieldia pandurifolia)的种子开展萌发习性研究。结果表明:成熟的新鲜种子沙床催芽萌发率在96%以上,幼苗移栽成活率高达100%;相同植株的种子土壤播种萌发率为80.00%~86.27%,而整个果实播种萌发率仅有9.09%~33.33%;模拟野生环境下浅覆土的种子萌发率为55%~95%,不覆土的种子萌发率为20%~65%;8个月苗龄土壤播种苗11个家系平均株高为24.70~47.43cm,变异系数为21.95%~41.26%,平均地径为7.16~11.08mm,变异系数为16.62%~35.12%,家系间变异大。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不同回归方式对海南风吹楠(Horsfieldia hainanensis Merr.)生长的影响,通过不同海拔(300、600、900 m)和不同郁闭度(0~0.2、0.3~0.5、0.6~0.8、>0.8)对3年生海南风吹楠进行回归种植,观测其生长指标、叶性和叶型的变化。结果显示:(1)>0.8郁闭度回归种植能显著降低海南风吹楠株高、地径、叶长(LL)、叶宽(LB),对光合色素等指标无显著影响;(2)600 m海拔处理组能显著增加株高、叶片含水量(CLWC)、比叶面积(SLAM)、叶绿素b(Chl b),对叶型指标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结果表明,600 m海拔和低郁闭度(0.3~0.8)回归种植有益于3年生海南风吹楠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