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3篇
林业   6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黑和暗黑蛴螬危害花生的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花生种苗期大黑蛴螬和花生生长期大黑、暗黑蛴螬的虫口密度(X)与减产率(Y)呈明显的直线正相关,其相关式苗期网池接虫为Y=0.7245 0.004X±3.3957(r=0.9520,n=39);同步模拟为Y=0.4452 0.0040X±1.3959(r=0.9661,n=28);接虫示范为Y=0.1360 0.0074X±1.5888(r=0.9800,n=4);生长期接大黑金龟甲卵为Y=1.2927 0.0042X±3.2704(r=0.8993,n=36);接暗黑金龟卵为Y=0.7308 0.0042X±2.1344(r=0.9568,n=32)。研究分析提出花生种苗期防治指标为三龄大黑蛴螬每平方米2头;生长期防治指标为每平方米大黑卵3粒,暗黑卵5粒。  相似文献   
2.
3.
土壤环境因子对毒死蜱两种剂型持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季静  李杨  高志山  刘峰 《农药学学报》2011,13(4):364-368
以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幼虫为生物试材,研究了含水量、温度和泥炭质量分数3种土壤环境因子对毒死蜱30%微囊悬浮剂(CS)和30%乳油(EC)持效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相同土壤介质环境下,毒死蜱乳油的持效期随土壤含水量的提高而缩短,同时土壤含水量的提高减缓了微囊悬浮剂囊内有效成分的释放;在土壤中其他影响因子相同时,土壤温度越高,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和乳油的持效期越短;土壤中的泥炭对毒死蜱的吸附作用使得其对暗黑鳃金龟幼虫的初始毒力降低,同时也延长了毒死蜱在土壤中的持效期。对于3种土壤环境因子的不同处理,除泥炭质量分数为1.0%的处理中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和乳油对暗黑鳃金龟幼虫的持效性相差不大外,其他各处理中毒死蜱微囊悬浮剂的持效性均优于乳油。  相似文献   
4.
利用性诱剂防治花生田暗黑鳃金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性诱剂对成虫的引诱效果及对幼虫虫口密度的降低作用,在全国主要花生产区开展了田间诱捕试验,调查诱捕成虫数、幼虫减退率及对花生的保果效果。结果表明:一台诱捕器一天内诱到的最大成虫数为977头;幼虫减退率最高可达78.8%,保果效果最高可达68.6%。表明暗黑鳃金龟性诱剂对成虫有很强的引诱效果,并能明显减轻幼虫为害。  相似文献   
5.
25%毒死蜱微囊悬浮剂不同施药方法防治花生田蛴螬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5%毒死蜱微囊悬浮剂为供试药剂,采用不同施药方法防治花生田中暗黑鳃金龟,从防治效果来看,喷穴处理(77.12%)>拌种处理(76.15%)>灌根处理(72.93%);从花生荚果产量来看,灌根处理>喷穴处理>拌种处理,灌根处理、喷穴处理、拌种处理分别比对照增产18.10%、15.74%、14.62%。上述3种方法防治蛴螬花生增产效果显著,可因地制宜采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耕作方式对花生田蛴螬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生田分别采用免耕清理秸秆、免耕秸秆还田、翻耕秸秆还田、休耕田、翻耕清理秸秆五种耕作方式来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耕作方式下,以免耕秸秆还田处理花生蛴螬(Holotrichia diomphalia)数量最多,为每平方米12.8头,其次是免耕清理秸秆处理每平方米11.4头,以休耕田处理蛴螬数量最少,为每平方米8.6头,虽然各不同处理花生田间蛴螬的数量不相同,但各处理间蛴螬数量差异不明显.其中以免耕秸秆还田处理经济效益最优.  相似文献   
7.
7种林木植物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取食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Faldermann)的嗜食植物,优化其室内人工饲养技术及为诱虫植物提供候选材料,以花生叶片为对照,研究了7种林木植物叶片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取食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华北大黑鳃金龟对8种植物日均取食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金叶女贞、刺槐、核桃、榆树、花生、柳树、香椿、毛白杨,其中金叶女贞、香椿和毛白杨与花生间有极显著差异,金叶女贞与刺槐、核桃、榆树间无显著差异;单雌产卵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金叶女贞、柳树、核桃、香椿、花生、榆树、毛白杨、刺槐,其中金叶女贞、柳树、核桃、刺槐与花生间有极显著差异,而金叶女贞与柳树间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饲养华北大黑鳃金龟成虫适宜饲料植物为金叶女贞,日均取食量最高为4.70 g,产卵期最长为56.00 d,单雌产卵量最多为58.88个,其次为核桃和柳树。  相似文献   
8.
Holotrichia oblita Faldermann (Coleoptera: Scarabaeidae) is a major pest both in field crops and forests because the larvae could eat the roots of most crops in the field, and the adults damage the leaves of trees and field crops. In this study, we focused on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H. oblita reproductive parameters. The results indicated H. oblita female adults at 25°C could lay more eggs (84.0 eggs per female) and have the shortest preoviposition period (19.1 d), the greatest oviposition rate (2.8 eggs per female per 3 d), and largest percentage of life span spent in oviposition (59.5%). The longevity and the time to 50% egg laying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nd female longevity was always longer than male longevity. The preoviposition and postoviposition period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from 15 to 25°C and then increased when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d from 25 to 30°C.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25°C is the optimal temperature for reproduction of H. oblita.  相似文献   
9.
几种新农药防治甘蔗害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3.6%加强型杀虫双GR、3.6%普通型杀虫双GR和8%杀螟丹.辛硫磷GR 3种农药对甘蔗螟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对螟害枯心率防效均达80%左右,对螟害株率防效均达69%以上;5%辛硫磷GR、3.6%加强型杀虫双GR和5%新型甲拌磷GR 3种农药对金龟子田间残留虫口数防效最佳,防效均达80%以上。它们可作为防治甘蔗螟虫、金龟子的替换农药,田间使用剂量以60~90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得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幼虫几丁质脱乙酰酶5(HoCDA5)及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本研究利用RACE-PCR方法扩增获得编码华北大黑鳃金龟几丁质脱乙酰酶的cDNA基因hocda5(GenBank登录号:ANI87833),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1140bp,编码379个氨基酸,属于第V类CDA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DE3)细胞中成功表达约42kDa的蛋白,制备了HoCDA5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效价测定。利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了HoCDA5蛋白在不同组织,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该蛋白主要分布于围食膜,中肠,并且在中肠的前部含量最高,在幼虫的粪便中也检测到了较大量的HoCDA5蛋白,推测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的围食膜为I型,HoCDA5可能随着围食膜的新陈代谢排出体外。本研究成功克隆和表达了HoCDA5重组蛋白,制备了多克隆抗体,对该蛋白进行了组织定位分析,为进一步明确HoCDA5蛋白的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