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1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磷化氢熏蒸处理对嗜卷书虱不同虫态的致死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室条件下系统研究了磷化氢(PH3)对储物害虫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卵、各龄若虫和成虫的致死作用,并选用PH3间歇熏蒸以及PH3与气调交替处理等措施对嗜卷书虱进行处理,比较了不同处理措施对嗜卷书虱种群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PH3熏蒸处理对嗜卷书虱各虫态有不同的致死效果。对卵而言,24、72和120 h熏蒸处理的LC50分别为0.137、0.045和0.035 mg/L;而24 h熏蒸处理对若虫的LC50在4.285~7.364 μg/L之间,对成虫的LC50为20.404 μg/L;采用25 μg/L的PH3进行24 h熏蒸处理,间隔10 d后再分别进行第2次和第3次熏蒸处理,可以完全控制嗜卷书虱的发生。采用PH3 (12 μg/L)和气调(体积比例为35% CO2,1% O2,64% N2)交替处理能够延缓嗜卷书虱种群抗性的发展,交替处理3~5次可以完全控制嗜卷书虱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杀虫剂对小眼书虱成虫的触杀毒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滤纸药膜法比较了常用12种杀虫剂对小眼书虱Linposcelis paeta Pearman的触杀作用,在药剂的推荐浓度下有机磷类杀虫剂对小眼书虱的急性触杀作用强于其它药剂,同时测定了杀虫松、敌敌畏和凯安保3种药剂对小眼书虱的触杀毒力,其24 h内触杀作用的LC50分别为0.0879 μg/cm2、0.0725和2.2042 μg/cm2.  相似文献   
3.
不同温度下气调及红桔油对嗜卷书虱的熏蒸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应用四元二次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温度,CO2,O2及红桔油四因子五水平不同组合对嗜卷书虱的熏蒸作用。结果表明四因子对嗜卷书虱熏蒸作用的效果影响显著;单因子效应分析表明,四因子中CO2浓度对试虫死亡率的影响最大,红桔油浓度次之,温度第三,O2浓度作用最小;因子间互作分析表明,温度和其它三个因子以及O2和红桔油间存在着极的交互效应,而CO2和O2以及红桔油间交互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文记述了中国虱(虫齿)科虱(虫齿)属四新种:角虱(虫齿)Liposcelis antennatoides,饰红虱(虫齿)L.rufiornata,雕纹虱(虫齿)L.sculptilimacula 以及中华虱(虫齿)L.sinica。  相似文献   
5.
不同湿度下硅藻土对嗜虫书虱成虫的致死效果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本文介绍了在 2 5± 1℃条件下 ,不同湿度 (5 5 %、60 %、65 %、70 %和 75 %RH)对硅藻土杀虫剂Protect-ItTM不同处理剂量 (0 .1、0 .3、0 .7、1.0、3.0和 5 .0g/m2 )致死嗜虫书虱成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处理 7~ 14天 ,嗜虫书虱成虫的死亡率随着Protect-ItTM环境相对湿度的减少、施用剂量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分别在 4~ 14天达到 10 0 %死亡率。因此 ,Protect -ItTM用于粮仓的空仓处理、实仓的空间结构处理和粮堆表层或底层处理时 ,对嗜虫书虱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拌粮法 ,在 75 %~ 85 %RH、2 8± 2℃条件下 ,用硅藻土单剂、配方 1(硅藻土+ 95 %马拉硫磷EC)、配方 2 (硅藻土 + 2 .5 %溴氰菊酯EC)、配方 3(硅藻土 + 80 %敌敌畏EC)、配方 4 (硅藻土 + 0 .4 %天惠虫清EC)、配方 5 (硅藻土 + 5 %双氧威WP)、配方 6 (硅藻土+ 5 %抑太保EC)对嗜卷书虱进行防治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 :用配方 4处理 2 4小时后 ,三种浓度的致死率都达到 10 0 % ,配方 1、配方 2、配方 3、配方 5、配方 6对嗜卷书虱的致死率在处理4 8小时后达到 10 0 %。单用硅藻土的防治效果在处理 96小时后才达到 10 0 % ,各配方处理间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7.
Phosphine-induced delay in development of eggs was investigated as a mechanism of resistance to this fumigant in 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 Badonnel. One-day-old eggs of a susceptible and a strongly resistant strain of L bostrychophila were exposed to a range of phosphine concentrations for 6days at 30 (+/- 1) degrees C and 70 (+/- 2)% RH. Delay in mean hatching period occurred in both susceptible and resistant eggs, although it was more pronounced in the latter. A maximum delay of 2.65 days was recorded for eggs of the susceptible strain at 0.01 mg litre(-1)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at which eggs survived) and 13.39 days for the resistant strain at 1 mg litre(-1)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tested). Delay in egg development tim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increasing phosphine concentration. Our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most successful strategy to control resistant L bostrychophila is to apply relatively low concentrations of phosphine for extended exposure times (eg 0.05 mg litre(-1) for 16 days) that allow all eggs to hatch to the much less tolerant nymph stage.  相似文献   
8.
嗜卷书虱和嗜虫书虱酯酶性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和嗜虫书虱L. entomophila羧酸酯酶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生物化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嗜虫书虱的羧酸酯酶活性明显高于嗜卷书虱,嗜卷书虱和嗜虫书虱羧酸酯酶对底物α-NA的Km值分别为0.665 7、0.285 7 mmol/L,Vmax值分别为1.672 2和2.463 1 mmol·(mg·30 min)-1。嗜卷书虱和嗜虫书虱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差异不显著,嗜虫书虱略高于嗜卷书虱。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出8条嗜卷书虱、7条嗜虫书虱酯酶同工酶谱带,嗜卷书虱的酶谱分布比嗜虫书虱广。  相似文献   
9.
高CO2对嗜卷书虱的致死作用及其行为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重要的储藏物害虫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为试虫,对其卵、1-4龄若虫、成虫等虫态在高CO2(35%CO2:21%O2:44%N2)气调作用下的急性致死及行为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嗜卷书虱不同虫态对CO2的敏感性由大到小依次为1龄若虫、2龄若虫、4龄若虫、3龄若虫、成虫和卵;其致死中时(LT50)分别为4.4001,4.7510,5.4472,6.0591,9.4643,39.3677h。嗜卷书虱的卵经高CO2气调处理后,初孵时间和若虫的发育历期受到明显影响,处理3.5d,卵及若虫的发育历期分别向后推迟3.85d和1.72d。嗜卷书虱的成虫对高CO2气调处理表现出麻醉反应特点,其麻醉程度随着气调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加重。麻醉后的苏醒反应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试虫的起始苏醒时间后延,当处理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成虫的LT50为9.46h),试虫将不再苏醒而死亡。  相似文献   
10.
农户储粮害虫以玉米象、麦蛾、书虱为主,以户计算的发生率为100%,锈赤扁谷盗、赤拟谷盗、米扁虫、谷蠹的发生率依次是20%、16.7%、16.7%、13.3%。随着仓温不断上升,4月上中旬开始见到玉米象、麦蛾成虫活动;7月中旬至8月中旬,仓温上升至30℃,经过3~4个月的发育、繁殖,玉米象、麦蛾虫口密度大,成虫活动频繁,并一直维持到9月下旬至11月中旬。气温为0~8℃的12月,也有玉米象、麦蛾的成虫活动。由于农户粮堆较小、天敌较多,因此,农户储粮害虫防治应以装具、清洁为主,以储粮防护剂为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