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9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瓜栗病原真菌的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鉴定了广州地区瓜栗「Pachira macrocarpa(Cham.et.Schlecht.)Walp.」上8种病原真菌,即大果拟茎点霉(Phomopsis macrocarpae P.G.Xi.Z.D.Jiang et P.K.Chi sp.nov.),榴莲拟茎点霉(Phomopsis durionis H.Syd)、可可球二孢(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胶  相似文献   
2.
研究在不同脱水速率下,马拉巴栗种子的脱水敏感性与膜脂过氧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脱水过程中,种子的萌发率、活力指数、出苗率逐渐下降,相对电导率、膜脂过氧化产物MAD含量、POD活性逐渐上升,SOD活性、种子内源ABA含量在脱水初期增加,然后下降。比较3种脱水速率对种子生活力的影响发现,经硅胶脱水后的种子表现出脱水敏感性较低,其次是KNO3脱水和NaCl脱水。因此,快速脱水有利于改善马拉巴栗种子的贮藏寿命。  相似文献   
3.
滇西北高山针叶林区主要林型下外生菌根真菌的分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毕国昌  臧穆 《林业科学》1989,25(1):33-39
1985年和1986年,我们在云南西北部高山针叶林内,采用标准地调查和路线踏查相结合的方法,在杜鹃-冷杉林等7个主要林型中进行了外生菌根真菌调查。经对采集标本的鉴定,计有33个属约140余种外生菌根真菌。它们在各种林型下的分布有着一定的规律。其种类组成和分布的多度与林木的组成、土壤和地形条件,如海拔高度、坡向、坡度等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描述了巴栗属马拉巴栗的一个新变型即黄叶马拉巴栗的发现、纯化及生长情况,该变型与原变型的区别在于变型的叶色嫩叶为黄色.  相似文献   
5.
蒙古黄榆优良无性系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城地区可选择的蒙古黄榆优良无性系为向海保护区的022、024、025、037、039、043、044,河北省丰宁县的丰1、丰2、丰3,黑龙江省防护林研究所的防4。表现较好的无性系遗传增益为树高5.8%。胸径11.9%,干形2.2%。优良无性系单位面积蓄积比实生林提高36.8%。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发财树Pachira macrocarpa残根的最佳杀菌剂和最佳杀菌消毒时间.【方法】用1.25 g·L-1的多菌灵、甲霜灵锰锌、农用链霉素、甲基托布津和2.0 g·L-1高锰酸钾溶液对发财树残根进行不同时长的消毒灭菌处理,研究不同杀菌剂、不同消毒灭菌时间对发财树残根的芽长、叶片鲜质量、根长、根质量、出根数、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和结论】对发财树残根杀菌效果最理想的菌剂是多菌灵,其次为甲基托布津,再次为甲霜灵锰锌和高锰酸钾,农用链霉素的杀菌效果最差;发财树残根的最佳消毒灭菌时长为0.5和1.0 h,消毒灭菌时间过长(12 h)对发财树残根的生长反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发财树在广东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发财树露地栽培的生态状况观察及实验,结合广东气候特征可知:发财树可以在广东露地栽培,或作为庭荫树、桩景树、行道树等在园林绿化中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8.
李琳  陈鸿宇  柳凤  何红  余莎 《园艺学报》2011,38(12):2395-2400
 2008—2009年,从广东省湛江等地采集疑似疫病的马拉巴栗病株,经病原菌分离及柯赫氏法则验证,证明其病原菌是疫霉菌。通过致病性、寄主范围测定,菌体形态,培养特性及rDNA-ITS序列分析等,将该病原菌初步鉴定为棕榈疫霉(Phytophthora palmivora)。  相似文献   
9.
5种榆属植物滞尘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黄榆的滞尘特性,选取黄榆和其他4种榆属植物进行初步比较。2014年7月份应用质量法对不同树种单位叶面积滞尘量进行测定,使用SAS9.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Duncan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5种植物滞尘能力存在极显著差异,黄榆单位叶面积滞尘能力最强,大叶榆(Ulmus laevis)次之,垂榆(Ulmus pumila‘Pendula’)和榆(Ulmus pumila)稍弱,抗虫榆最弱;黄榆的树龄对单位叶面积滞尘能力有显著影响,3年生以上的黄榆滞尘能力增速缓慢,随树龄的变化趋于稳定;5年生黄榆单位叶面积滞尘能力随雨后时间变化较为明显,雨后7 d内滞尘量急速增加,10 d后趋于平缓,经过约25 mm降水的冲刷后,叶片重新开始滞尘。  相似文献   
10.
蒙古垂黄榆是蒙古黄榆优良的形态变异类型,已通过吉林省林木品种委员会审定。突出优点是抗寒、抗旱性强,且抵抗病虫害,尤其可抵抗榆紫金花虫、榆小蠹危害。可在东北大部分地区、华北地区和西北部分地区扩大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