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7篇
植物保护   9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昆虫病原线虫和共生细菌培养系统中噬菌体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紫外照射、温度、pH、盐度诱导五株溶源性共生菌株Xenorhabdus和Photorhabdus同时测定斯氏和异小杆属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24,S.carpacapsae ALL,S.feltiae English,S.feltiae SN,Heterorhabditis bacterophora H06在体外培养过程中是否存在感染共生细菌的噬菌体。结果未发现噬菌斑,说明实验菌株在实验诱导条件下以及昆虫病原线虫固体培养系统中不可能诱发噬菌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初生型发光杆菌属(Photorhabdus)及嗜线虫致病杆菌属(Xenorhabdus)细菌分别与异小杆线虫属(Heterorhabdltis)和斯氏线虫属(Steinernema)昆虫病原线虫互惠共生。这类昆虫病原细菌在稳定生长期分别产生两种形态各异的胞内晶体蛋白。本文回顾了这类蛋白的研究历史和最新的研究进展,特别是胞内晶体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同时讨论这种晶体蛋白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3.
致病杆菌和发光杆菌抗菌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致病杆菌Xenorhabdus和发光杆菌Photorhabdus是昆虫病原线虫肠道共生细菌,具有对宿主昆虫致病和对寄主线虫共生的双重特性,是一类特殊的生防细菌资源,其代谢产物具有广泛的杀虫和抑菌功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产生的抗菌物质、编码抗菌代谢产物的基因及抗菌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发光杆菌NJ菌株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发光杆菌NJ菌株对1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该细菌具有较广的抑菌谱,其中对甘蓝黑斑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番茄猝倒病菌、玉米小斑病菌等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对该菌的发酵条件研究表明,该菌在种龄为24 h、接种量在4%~6%条件下,在TSY培养液中72 h即可获得较高的抑菌活性。而装瓶量为10~50 mL/100 mL锥形瓶,转速为120~200 r/min对菌的活性影响不大。不同温度处理发酵液,其抑菌活性发生变化,其中经60℃处理10 min后,抑菌活性降低约50%,说明发酵液中的抑菌活性成分可能有多种。  相似文献   
5.
无色杆菌毒蛋白经口进入菜粉蝶幼虫体内 6、12、18、2 4h以后 ,菜粉蝶幼虫的中肠组织逐渐遭到破坏 ,开始有些肠壁细胞伸长 ,在顶端形成囊泡 ,以后囊泡和细胞核脱落进入肠腔 .处理后期临近死亡的幼虫中肠肠壁组织被严重破坏 ,仅残留基层细胞 ,并形成一些空腔 ,从而影响昆虫的正常取食 .表明这种毒蛋白能引起菜粉蝶幼虫肠道严重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6.
7.
三种保存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的简易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室温下,用1%NaCl溶液、蒸馏水和液体石蜡保存4种28株昆虫病原线虫的共生菌。结果,所有3种方法都能保持共生菌初生型活力达2年以上。在10℃、23℃恒温下,用1%NaCl溶液保存的共生菌,保存期亦超过2年。在4℃下,用1%NaCl溶液保存的共生菌半数以上可达6个月,而用蒸馏水和液体石蜡保存的共生菌大部分在6个月内即死亡。  相似文献   
8.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能够产生多种次生代谢产物,如抑菌物质、杀虫蛋白和胞外酶等。其中产生抗生素是共生细菌的普遍特征,并且其代谢产物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特别是对疫霉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对共生细菌的有效抑菌成分进行分离提取,有助于发现新的抗生素。本文综述了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以及抑菌作用活性物质的种类、致病机理、产生条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发光杆菌1029发酵液对10种常见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并初步研究了温度、pH值和紫外线对发酵液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光杆菌1029发酵液的抑菌谱较广,其对拟茎点病菌、荔枝霜疫霉病菌、马铃薯环腐病菌和烟草青枯病菌抑制作用较强.发酵液活性组成中既有耐高温、紫外线的成分,也有对两者敏感的成分,但在pH7~8时抑菌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0.
对发光光状杆菌(Photorhabdus luminescens)5个菌株的生长速度、抗药性、晶体蛋白量和电转化条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5菌株生长速度基本一致,对几种抗生素的抗药性不一致。5菌株晶体蛋白cipA和cipB主要在细胞内表达且不分泌到胞外,培养时间对晶体蛋白cipA和cipB的产量影响较大,其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菌株DSM15138、DSM15139、DSM3368中晶体蛋白cipA和cipB产量高于DSM12190和DSM3369。分别将DSM15138和DSM15139的30μL过夜菌分别接种于1.4 mL LB中,30℃下1 050 r/min振摇3 h后,采用缓冲液(10%甘油+2 mmol/L HEPES)制备感受态细胞,在1 100 V/cm条件下转化效果最好,且相同条件下DSM15138转化效率高于DSM151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