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29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篇
  27篇
综合类   161篇
农作物   2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5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Fresh aerial tissue and roots of 14 wild plants in Okinawa prefecture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ir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gainst Ralstonia solanacearum , which causes bacterial wilt of potato. A 70% aqueous ethanol extract of fresh aerial tissue of Geranium carolinianum L. showed strong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gainst R. solanacearum . This extract also showe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gainst the pathogens causing common scab of potato and soil rot of sweet potato. The antimicrobial substance could be extracted with hot water, and was effective against R. solanacearum in soil. In the field test, a treatment combining incorporation of dried aerial tissue into the soil and solarization was highly effective for control of bacterial wilt of potato.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G. carolinianum L. could be used as a biological agent for the control of bacterial wilt of potato.  相似文献   
2.
从广东省韶关和梅州2个烟草产区采集了来自8个县市的共38个烟草青枯菌菌株,对病菌的生物型、致病型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广东烟草青枯菌全部为生物型Ⅲ。通过在红花大金元,K326,岩烟97和系3等4个烟草鉴别品种上的致病性反应,将广东烟草青枯菌分为强致病力、中等致病力和弱致病力3种致病型,其中以中等致病力菌株为主,占78.9%;强致病力菌株占13.2%;弱致病力菌株占7.9%。从116个RAPD通用引物中筛选出10条引物,用于对38个烟草青枯菌株DNA的RAPD分析,扩增条带表现出明显的多态性,条带主要聚集在0.3~4.0kb之间。聚类分析这38个菌株可分为2个组群,即组群A和组群B。组群A中又可以分为7个亚组(A1、A2、A3、A4、A5、A6、A7);组群B也含有4个亚组(B1、B2、B3、B4)。研究结果还表明,广东烟草青枯菌菌株RAPD组群的划分与菌株的寄主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与地理区域、生物型和致病型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生物型不能反映烟草青枯菌菌系的差异。 04—0463—06  相似文献   
3.
纳米TiO2悬浮液对烟草青枯菌杀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纳米T iO2是一种半导体光催化剂,在近紫外光的激发下,可以产生强的杀菌活性。以烟草青枯菌P seudomonas solanacearum为试验对象,采用平板稀释法对自制的纳米T iO2悬浮液进行杀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阳光或汞灯下照射4h后,T iO2对烟草青枯菌的杀菌率可达90%以上。说明用纳米T iO2防治烟草青枯病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Commercially available tomato cultivars were hydroponically cultured for inoculation, with Ralstonia solanacearum (K-101), which causes bacterial wilt, by pouring an inoculum suspension into the nutrient solution. Cultivar susceptibility to the bacteria was evaluated, based on the highest percentage of wilting. Because the length of time for wilt appearance varied among cultivars, some cultivars appeared to be suppressive to the translocation and/or multiplication of the invading pathogen. Thus, this hydroponic inoculation system is effective for examining levels of susceptibility in tomato cultivars to bacterial wilt. Received 13 December 2000/ Accepted in revised form 27 March 2001  相似文献   
5.
抑菌圈-定殖力双重测定法筛选青枯病生防细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研究首先用平皿抑菌圈法筛选出55个拮抗青枯菌的细菌菌株,将番茄幼苗在各菌菌悬液中浸根12h后栽种于温室未灭菌的土壤中,结果发现,有22个菌株在幼苗根部的定殖能力较强(终定殖密度大于104 cfu/g根),其中革兰氏阴性土壤细菌占同类菌的86.3%,革兰氏阳性土壤细菌占同类菌的13.0%,10个无致病力产细菌素的青枯菌菌株在根部的终定殖密度均低于104 cfu/g根,其定殖能力弱于致病青枯菌。有17个拮抗菌菌株在番茄幼苗根部的定殖密度超过所有致病菌。温室生防结果证明,抑菌圈-定殖力双重测定法对于筛选生防菌株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烟草青枯病是高温、高湿地区烟草的一种重要病害,由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以土壤传播为主,对烟草产量造成重大损失。因其生理小种的变化,利用抗病品种尚未获得较满意的防病效果,目前对该病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但长期大量施用化学农药易产生抗药性、毒性及存在残留问题,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有必要探讨烟草青枯病的最佳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7.
病症观察表明,烟草感染青枯菌后168h叶片全部萎蔫下垂、褐变。茎部切片表明,青枯菌处理72h,个别导管内出现了染色较深的物质,髓部和皮层的部分薄壁细胞出现破损。120h后导管内染色较深的物质增多,导管堵塞程度加大。168h后局部区域的木质部和韧皮部分离。对感病植株的叶进行青枯病菌分离,结果表明:从叶中可分离出致病青枯菌,并可以导致复感植株得病继而死亡。  相似文献   
8.
烟草青枯病内生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防效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物体内的大量微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由于长期生活在植物特定部位,因而与植物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关系,这些微生物在植物体内大量繁殖和扩散,有望成为生物防治有潜力的微生物。内生细菌是植物体内大量存在的微生物之一,具有在植株体内分布广、定殖能力强、防效好以及增殖和扩散快等优点,因而成为发展前景很好的植物病害生防菌。  相似文献   
9.
烟草内生短短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烟草青枯病区采取健康烟草植株,从其茎杆内分离到2株对烟草青枯拉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arum)有强拮抗作用的内生菌株009和011。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菌株009和011均归属为Brevi-bacillus brevis,009、011菌株与B. brevis(AY591911)相似性分别为99.5%和99.0%,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DQ444284、DQ444285。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它们的最适生长pH值分别为6.5、7.5,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25、30℃。温室内用淋根法分别先接种009和011菌株,后接种病原菌,其防效分别为87.25%和52.30%。用009和011菌液分别和烟草青枯病菌的混合液淋根,其防效明显低于前者。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011菌株的防效明显高于009菌株和农用链霉素。  相似文献   
10.
桑细菌性青枯病病原及其生化型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有效治理浙江省杭州地区桑树上严重发生的新病害,开展了病原及其特性研究。从临安市和桐庐县的青枯桑树上分离出15株致病细菌,经25项主要细菌学特性、菌落形态、致病性、Bi-olog、脂肪酸分析、RAPD-PCR鉴定及与4株标准菌株比较,证实了这种桑青枯病是由Ralstoniaso-lanacearum引起,属于生化型Ⅴ和Ⅳ,它们在15株分离菌中分别占73.3%和26.7%。同时,在该病原细菌的鉴定中,建立了简便易行的桑青枯病病原细菌致病性测定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