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铜川市耀州区苹果林土壤水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铜川市耀州区果地、果地~黄姜地和麦地不同类型土壤剖面含水量,研究其0~600 cm之间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耀州区正常降雨年份果地土层含水量从地表到地下呈现由低到高的变化,200~400 cm范围内出现了发育较弱的轻度干层;果地~黄姜地500 cm以上土壤水分得到了恢复,干层消失;500 cm以下土壤水分得到了补偿,但没有完全恢复.麦地100 cm以下土壤含水量没有明显变化,土层含水量正常.可见,轮作可以使土壤水分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恢复.最后提出了土壤水分恢复的四点措施.  相似文献   
2.
林广臻  陆琦 《广东园林》2019,41(1):23-29
现存于广州的药洲遗址,原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国的宫苑园林。南汉国宫苑营造始于南汉乾亨八年(924年),在宫苑营造中大量使用了置石、堆石等。宋统一中国后,这些宫苑园林变成了服务州民的风景园林,因此遗留下来。现存的古典园林中,多为明后所建,因此药洲九曜石也成为我国古代古典园林石景中重要的早期遗存。本文结合山水画中的石景和历史文献,对药洲遗存九曜石的形态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对唐宋时期我国古典园林中石景形态的可能进行了探讨。综合来看,药洲九曜石作为目前罕见的古典园林置石遗存,是石景演化进程中的关键证据,对探源我国古典园林石景演化规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陕西耀州照金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以南北方过渡地带的丹霞地貌景观为依托,完整系统地保留了其形成、演化过程的地质遗迹,文中通过对该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进行调查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依据地质遗迹景观的评定体系和评定方法,对陕西耀州照金丹霞国家地质公园的地景资源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陕西省耀州照金丹霞地质公园达到国家级资源质量标准。并根据陕西耀州照金丹霞国家地质公园适宜发展地质旅游的特点,提出了建设该国家地质公园的具体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