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本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水溶液作为流动相,用HyPersil BDS C18250mm×4.6mm.10μm柱和紫外检测器,分析乙嘧酚磺酸酯.吡唑醚菌酯30%微乳剂。结果表明:乙嘧酚磺酸酯,吡唑醚菌酯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13和0.16;变异系数分别为:0.36%和0.3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和99.2%。  相似文献   
2.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快速测定黄瓜和土壤中乙嘧酚磺酸酯残留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检测限低等特点。样品经固相萃取净化,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仪选择反应监测(SRM)定量法检测乙嘧酚磺酸酯。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乙嘧酚磺酸酯的最低检出限LOD为7.734μg/kg。在7.552~241.675μg/L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为0.996 7,回收率在85.30%~118.1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10%(n=5)。  相似文献   
3.
4.
为了研究25%乙嘧酚磺酸酯对刺梨(Rosa roxbunghii)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本文采用乙嘧酚磺酸酯对刺梨白粉病进行田间防治试验。计算田间病情指数,确定田间防效,分析乙嘧酚磺酸酯对刺梨白粉病防治的有效性。结果表明,25%乙嘧酚磺酸酯微乳剂(250mg/L),对刺梨白粉病田间防治效果最好,在第7、14天田间防治效果分别为86.29%、95.08%,药后14d防治效果与10%苯醚菌酯和25%腈菌唑推荐使用剂量的效果相当,都在95%左右。结果表明,乙嘧酚磺酸酯是防控刺梨白粉病的有效药剂,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间隔7d喷第2次,可有效控制白粉病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5.
以温室盆栽生物测定法,测定乙嘧酚磺酸酯对黄瓜白粉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乙嘧酚磺酸酯的EC50值为5.61μg/g,嘧菌酯的EC50值为7.16μg/g,乙嘧酚磺酸酯对嘧菌酯的T50值为127.6,说明乙嘧酚磺酸酯对黄瓜白粉病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