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8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4篇
  21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和2015两年度利用Burkard定容式孢子捕捉器监测了高感小麦白粉病品种京双16种植区和中感品种众麦2号种植区田间空气中的病菌孢子浓度变化动态,同时利用小型气象站监测了田间的气象因子,通过分析京双16和众麦2号种植区空气中孢子浓度与空气温度、湿度、降雨、风速和太阳辐射率的相关性,发现空气中的孢子浓度主要与空气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性(r0.348 3,P0.05)。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了田间病情与调查日期前累积孢子浓度、一周前累积孢子浓度、前一周累积孢子浓度和当周累积孢子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中感品种众麦2号田间病情与累积孢子浓度的关系均呈指数关系,其中田间病情与调查日期前累积孢子浓度或一周前累积孢子浓度的拟合效果最好,而感病品种京双16的田间病情与累积孢子浓度多呈对数关系,其中病情指数与一周前累积孢子浓度的拟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田氮肥施用现状、问题及趋势   总被引:115,自引:27,他引:115  
氮素在作物产量和品质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什么是合理施氮,包括施氮量、施氮方法和时期,也包括与有机肥和秸秆还田措施的配合等。指出我国农田氮肥施用的主要问题是施肥过程和施肥后的严重损失。依据农户调查所获得的田块尺度施氮量,与田间试验合理施氮量对比分析表明,过量施氮田块占总调查田块的大约33%。依据区域尺度单位播种面积平均施氮量,与作物平均推荐施氮量对比分析表明,全国过量施氮面积占播种面积20%、合理面积占70%、不足面积占10%。总体而言,过量施氮现象还相当普遍,特别是在蔬菜和果树等经济作物上。本文提出了一种估算国家尺度氮肥需求量的方法,可估算出全国合理需氮量范围,称之为氮肥需求量估算法。用三种不同方法估算的我国1980~2010年间的氮肥需求量与实际氮肥使用量比较表明,如仍然依照现在的粗放施肥习惯,应该为现在的实际氮肥使用量,5年平均为N 27.9×106t左右,正好处于合理需氮量范围的中线。在改善施肥技术基础上,我国2006~2010年间5年氮肥平均使用量应该在N 19.6×106t左右;用五种方法预测的我国未来氮肥需求量表明,如果改善施肥技术,我国2020、2030、2050年合理氮肥需求量分别为N 21.0×106t、21.7×106t、23.1×106t;如施肥技术得不到实质性改善,依然粗放施氮,则氮肥需求量应处于合理使用量范围的中线,分别为N 30.4×106t、31.4×106t、33.4×106t。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粮食产量和氮肥施用量与美国和西欧的差异,我国农田有机肥和碳投入对增加土壤有机碳氮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颗粒料质量流量测量误差动态估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利用冲量原理测量固体颗粒物料实时物料速度和质量流量的方法,同时给出了一种可动态估算速度和质量流量测量误差的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并采用大豆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测量误差估算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所设计的实验条件下,估算的质量流量相对误差最大值为4.00%,平均相对误差为1.44%;估算的速度相对测量误差最大值为9.69%,平均相对误差为5.03%,动态测量精度和总质量计量精度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村庄土地整理潜力估算   总被引:40,自引:8,他引:40  
该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创建了一个定量的数学模型来估算村庄土地整理净增加的潜力。估算结果表明,全国平均整理系数2010年为1.42~2.42、2030年为2.27~3.27,分别可净增加耕地面积173.81~296.58万hm2、279.10~401.86万hm2。通过对不同时间和不同生态区的整理系数比较,村庄土地整理潜力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规律。在时序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人口会逐渐减少,整理潜力逐渐增大;在空间上,东部和中部村庄土地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降雨侵蚀力简易计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降雨是引起土壤侵蚀的主要动力 ,用 EI30 指标度量。计算 EI30 时 ,需要降雨过程资料 ,而且计算繁琐和费时 ,为此 ,很多学者采用常规降雨资料计算降雨侵蚀力的简易算法。它们往往利用区域资料经验拟合求得 ,如要推广使用 ,需要进行验证。利用我国 10个气象站降雨过程和常规降雨资料 ,通过对国内外 9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多年平均年降雨侵蚀力简易计算方法的比较 ,建议采用年雨量的指数函数形式作为估算我国多年平均年降雨侵蚀力的简易计算方法。为保证计算结果的区域稳定性 ,应分不同区域进行拟合。  相似文献   
6.
为构建木薯茎叶生物量的估测模型,调查了木薯上、中、下部的茎粗、株高、叶柄长等形态学指标与茎叶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木薯茎叶生物量主要受下部茎粗和株高的综合影响,并且下部茎粗、株高与茎叶生物量的关系均为乘幂函数关系.通过模型拟合和择优得到木薯茎叶生物量的估测模型W=0.032 83d2.48 6h0.1824.经新的实测数据检验,理论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率为4.46%,完全满足测量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用单叶鲜重速测青贮玉米地上生物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得贤 《草业科学》1997,14(2):68-70
研究了苗期(4叶期)、拔节期和灌浆期的白马牙玉米每层叶鲜重与单地上生物量(鲜重或干重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按人上至下的顺序排叶序,则苗期的第2-3层叶、拔节期的第4层叶和灌浆期的第4-6层叶的叶鲜民相应生育时期的单株地上生物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可分别用以快速估测该生育时期的单地上生物量。  相似文献   
8.
  • 1. Shellfish mariculture is increasing worldwide and often occurs adjacent to marine mammal breeding and feeding habitat. To better understand breeding pinniped vulnerability to potential shellfish mariculture disturbance and displacement effects in a US National Park, potential mechanisms were explored that may affect the proportion of harbour seals (Phoca vitulina) selecting high quality haul‐out sites near shellfish aquaculture within a large colony, and overall seal utilization of that colony in relation to other regional colonies.
  • 2. Seal haul‐out sites isolated from the mainland (no predator access) had higher pup:adult ratios, indicating they are generally more important for pupping. Short‐term human disturbance did not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spatial use, but rather spatial use was pre‐determined by general sandbar isolation. Using multiple competing hypothesis and an information‐theoretic approach, it was found that within the estuary, after removing effects of El Niño, the proportion of seals (total seals and pups only) hauled out near mariculture sites was 8 ± 2% lower during years of higher oyster harvest. Annual oyster harvest was used as a measure of aquaculture activity that could result in direct disturbance or indirect displacement of harbour seals.
  • 3. At the regional scale, oyster harvest, seal counts at a nearby colony, and loss of a major haul‐out site within the estuary, best explained pup and total seal use compared with the region. Regional population size, short‐term human disturbance rate, and other factors were not important. Concurrent with higher oyster harvest, the proportion of regional seals using the estuary declined by 7 ± 2% for seal pups (–65 ± 18 total pups), and 5 ± 2% for total counts ( ? 192 ± 58 total seals). These findings (both within the estuary and at the regional scale) were essentially identical whether modelling oyster harvest as either a continuous or categorical (low/high) variable and when using either frequentist or Bayesian statistical analyses.
  • 4. Marine reserves set aside for wildlife may be less effective when the highest quality breeding and pupping sites are adjacent to regular aquaculture activities. These effects may not be detectable until additional natural variation lowers the quality of nearby habitats. Published in 2011. This article is a US Government work and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SA.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朱鹮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以及朱鹮自然保护区发展有机产品的可行性。进一步论述了朱鹮保护区有机产品产业环境的构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朱鹮保护区有机产品产业环境的评价体系:目标层、项目层、评价因素层和指标层;政策体系:国家法律体系、政府行政体系、民俗民约体系;评价监控管理体系:国家法律、政府行政、经济活动方面和管理过程方面,并对这一评价体系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保护朱鹮自然保护区有机产品产业环境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建立朱鹮自然保护区有机产品产业环境评价体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体现:能为有机产品产业提供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供政府管理、监控、指导产业发展,以及能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实时预估活体猪体重中,选用的预估模型对能否获得较好精准性至关重要,同时也影响图像处理算法实现的复杂性、稳定性及高效性。该文在充分考虑猪的体形特点及其与猪体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将猪体的头部和躯干分别近似为圆锥体和圆柱体,以此建立种猪体重的三维预估模型。经与实测数据比对,表明该预估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为实现猪体重的无损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