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6篇
  12篇
综合类   132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潘明明 《北方园艺》2021,(7):154-161
土地规模化经营是农业生态效率改善的重要动力,但土地规模化经营作用农业生态效率受到城乡市场分割的门槛调节。该研究借助2001—2017年全国30个地区(因数据缺失,西藏及港澳台地区未涵盖,下同)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就城乡市场分割调节土地规模化经营作用农业生态效率过程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农业生态效率总体向好,但地区间差异悬殊;(2)土地规模化经营驱动农业生态效率改善,但存在城乡市场分割门槛调节,弱市场分割地区土地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生态效率,强市场分割地区作用相反;(3)城乡市场分割调节土地规模化经营作用农业生态效率主要通过限制农产品、劳动力、资本城乡合理流动,削弱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绿色农业发展意愿和能力途径展开;(4)我国多数地区城乡市场分割水平偏高,区域发展中城市资源偏向和工业优先发展突出,需进行及时改革。该研究可为政府制定绿色农业发展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陈志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445-17447,17454
建设工程进度计划往往要求以简单明了的图表形式上墙告示,以方便施工技术人员及时核对和检查.时标网络计划是一种新型的建设工程进度计划管理方法.用时标网络计划表示建设工程进度,既直观明了又易懂科学.结合工程实例,阐述时标网络计划的特点、绘制方法,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早时标网络计划和迟时标网络计划的区别,中期进度计划的检查和调整方法,旨在推广时标网络计划在我国建设工程进度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面对伴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宜居城乡建设是改善居住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生态景观林带是以改善破碎化的森林斑块和绿化带、以增强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空间的连通性、以观赏性为目的和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景观廊道网络。生态景观林带在城乡宜居建设中发挥着改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双重作用,促进了城市与乡村的耦合,是城乡宜居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社区支持农业(CSA)——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绿色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以下简称:CSA)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及销售模式,农业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达成合作关系,由消费者提前支付农业生产费用或参与农业生产劳动,农户则保证定期向消费者提供安全的农产品,双方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CSA提侣有机生产,侣导互助合作,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当今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扩张带来的耕地减少、生态破坏、农民失地,产业化生产带来的食品安全、小农生产生存空间被压缩等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同时,处理好“三农”发展问题,最终实现城乡发展的一体化和可持续?对于该问题,CSA模式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来进行相关问题的探讨,即:CSA的概念,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CSA模式在城乡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东强  李海燕 《绿色科技》2014,(11):271-273
指出了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理论与实践越来越受到关注,城乡一体化将成为城乡发展的基本趋势。边疆民族地区贫困县城乡一体化受到自然环境、区域经济、民众意识和社会政策等制约,迫切需要优化动力机制和构建发展模式。提出了田园镇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过程中,应依托“蝶形”空间格局,以经济发展为主导,推广内力培育与外力推动并重路径。在实践中,应立足发展目标一体化,循序进渐地开展产业与空间布局一体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基础建设一体化。  相似文献   
6.
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使全体人民享有基本养老保障,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推进"新四化"建设的需要,这既有利于促进人口纵向流动、增强社会安全感,也有利于群众对民生的改善有稳定的预期,对于拉动消费、鼓励创新创业,缩小城乡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意义重大。本文试图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加以概括,以及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同时指出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相应的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豆浩健  王成 《农业工程学报》2023,39(12):206-215
准确认知城乡要素流动赋能乡村多元价值实现机制,既能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又能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对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该研究以城乡界面间要素流动的吸纳、融合和冲突作用为介质,解析城乡要素流动与乡村多元价值实现的逻辑关联,以重庆市为研究区,分别构建指标体系测度城乡要素流动和乡村多元价值实现,进而解析其相关关系以理清其赋能过程与实现机制,结果表明:1)城乡要素人口流动、资源转移和社会互动综合作用赋能乡村多元价值,表征为供给价值、调节价值、传承价值和服务价值的实现,其中人口流动是核心,资源转移是重点,社会互动是动力;2)重庆市乡村多元价值实现程度总体上呈正态分布,其中,人口流动对供给价值和调节价值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对传承价值具有反向抑制作用,相关系数分别为0.40、0.37、-0.56;资源转移对供给价值、调节价值和服务价值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相关系数分别为0.31、0.37、0.39;社会互动对调节价值、服务价值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对传承价值具有反向抑制作用,相关系数分别为0.42、0.46、-0.57;3)针对重庆市城乡人口流动频繁、资源转移和社会互动较少的现实情景,从以县域为重要载体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全要素流动为核心的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高质量提升乡村价值实现能力3个层次提出了加快乡村价值实现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村发展被忽视,城市化进程滞后. 针对城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变城市偏向观念及确立城乡一体化意识、切实增加对农业的财政支持、统一城乡要素市场、调整产业战略及统筹城乡二三产业等一系列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居民点整理是缓解城乡交错带耕地压力、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理顺用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是居民点整理的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该文以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为例,探讨了城乡交错带居民点整理模式、潜力分析、等级划分以及效益分析等,为城乡交错带居民点整理的潜力评价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0.
居民点整理是缓解城乡交错带耕地压力、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理顺用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是居民点整理的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该文以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为例,探讨了城乡交错带居民点整理模式、潜力分析、等级划分以及效益分析等,为城乡交错带居民点整理的潜力评价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