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1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6 毫秒
1.
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和细胞色素氧化酶Ⅰ基因(COⅠ)片段,运用PCR直接测序法,对采自南海的金线鱼(Nemipterus virgatus)、日本金线鱼(N.japonicus)、深水金线鱼(N.bathybius)、红棘金线鱼(N.nemurus)和苏门答腊金线鱼(N.mesoprion)及GenBank中的六齿金线鱼(N.hexodon)、裴氏金线鱼(N.peronii)及红金线鱼(N.furcosus)的序列进行了分析,并比较分析了它们间的序列差异。Cyt b基因序列片段(425 bp)和COⅠ基因序列片段(507 bp)的分析均显示日本金线鱼和红棘金线鱼之间序列差异和遗传距离均最小,COⅠ基因片段中为分别0.25%和0.003,Cyt b基因片段中为0和0,两者亲缘关系非常近;几种金线鱼之间尚未达到属的水平,裴氏金线鱼仍属于金线鱼属;两目的片段的NJ系统树均显示,日本金线鱼和红棘金线鱼混杂在一起聚为一支,而日本金线鱼和苏门答腊金线鱼属于不同的发育分支;红棘金线鱼和日本金线鱼是最新分化种,金线鱼则是最早分化种;几种金线鱼类的分化时间大约在中更新世时期。比较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旨在为金线鱼属鱼类分类提供依据,进而对鱼类资源的评估与保护措施提供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2.
日本金线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日本金线鱼(Nemipterus japonicus)的含肉率和肌肉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分析。结果表明,日本金线鱼含肉率为74.96(±1.99)%,粗蛋白含量为19.48(±0.21)%,粗脂肪含量为2.66(±0.02)%,水分含量为76.37(±0.34)%,粗灰分含量为1.35(±0.02)%。肌肉蛋白中17种氨基酸占鲜样的13.71%,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占鲜样的6.26%,占氨基酸总量的45.66%,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为89%,符合FAO/WHO的标准。第一、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均为含硫氨酸(蛋氨酸+胱氨酸)和苏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为65.30,4种鲜味氨基酸含量为5.39%,占氨基酸总量的39.31%。  相似文献   
3.
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区金线鱼资源与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梓荣 《南方水产》2005,1(4):18-23
根据2003年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区春秋2季调查的资料,结合1990~1993年的历史资料,分析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区金线鱼的资源现状。结果表明,渔获率有季节变动,秋季(1.13kg·h-1)高于春季(1.07kg·h-1),群体主要分布于91~100m水深。其群体组成也有季节差异,秋季的平均体长、平均体重大于春季,春季优势体长范围为151~190mm,秋季优势体长范围为141~220mm。该鱼种资源已明显衰退,平均渔获率由3.32kg·h-1减为1.10kg·h-1,资源密度由43.37kg·km-2减为14.37kg·km-2,资源量由3178.60t减为1053.15t,现存资源量只有原始资源量的33.24%。并提出合理利用该鱼种资源的管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金线鱼鱼皮抗冻蛋白的酶法高效制备工艺,该文首先探究不同蛋白酶酶解获得的酶解产物的热滞活性(thermal hysteresis activity,THA)以及不同分子区间的酶解产物的热滞活性。随后以抗冻蛋白得率为指标优化了底物与酶的比例、酶解时间、酶解温度以及p H值,并采用响应面法探究抗冻蛋白的最佳酶解工艺。最后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测定验证抗冻蛋白的热滞活性。结果表明: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以及复合蛋白酶4种酶的最佳酶解条件下,碱性蛋白酶酶解所获得抗冻蛋白热滞活性最大,选择碱性蛋白酶作为制备金线鱼鱼皮抗冻蛋白的最佳蛋白酶;截留分子量为≥5~10 k Da鱼皮蛋白的抗冻效果最佳,热滞活性达1.20?0.07℃,确定≥5~10 k Da鱼皮蛋白得率作为酶解制备工艺的指标;得到金线鱼鱼皮抗冻蛋白最佳的酶解制备工艺条件为:底物与酶比例为32∶1、酶解时间为147 min、酶解温度为50℃和p H值为9,在此条件下,金线鱼鱼皮抗冻蛋白得率为49.25%±1.34%。相比于牛血清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其降低了溶液起始结晶的温度;在最佳的保留温度条件下,其热滞活性为1.2℃。碱性蛋白酶酶解制备鱼皮抗冻蛋白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式,酶解获得的抗冻蛋白热滞活性高。该结果为综合发展和利用金线鱼鱼皮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福尔马林固定鱼类标本DNA提取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胁迫致使许多海洋鱼类种群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为了摸清鱼类种群结构对气候变化和人类胁迫活动的响应机理,利用福尔马林固定标本研究较早年代海洋鱼类DNA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为了解决福尔马林固定鱼类样本DNA提取质量差的难题,以福尔马林固定近50年的金线鱼(Nemipterus virgatus)标本为例,研究DNA提取过程中多个因素对DNA提取产量的影响。以取样部位、除甲醛处理、消化时间、抽提方法为考察因素,以DNA提取浓度为评价指标,通过SPSS软件设计L8(4×24)正交实验。结果,得到的最优处理组为:肌肉组织样品经GTE缓冲液浸泡与酒精梯度处理后,90℃水浴30 min,真空干燥处理,加入裂解液与蛋白酶K,55℃水浴消化3 h,试剂盒法提取DNA。除甲醛处理是提高DNA产量的关键,处理步骤越多效果越好。90℃水浴后再消化能够显著提高DNA提取效率。通过对比标本DNA与新鲜样品DNA,PCR扩增的结果,证明使用优化方法提取的DNA能够满足后续研究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北部湾深水金线鱼种群参数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92年—1993年(1992年)、1997年—1999年(1997年)和2009年—2010年(2009年)北部湾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的生物学资料, 对深水金线鱼群体组成、生长和死亡参数等种群生物学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北部湾深水金线鱼的种群生物学有明显的年际变化, 种群趋向小型化和低龄化, 生长速度加快, 性成熟提前。平均体长从1992年138.25 mm下降到1997年的112.70 mm和2009年的118.28 mm, 相应地平均体质量分别为60.06 g、39.03 g和48.85 g。1992年、1997年和2009年间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渐近体长(L?)、生长参数(k)和理论初始年龄(t0)分别为242.2 mm、0.39、?0.39; 220.4 mm、0.45、?0.35和235.5 mm、0.48、?0.32。体质量拐点年龄(tr)分别为从1992年2.19龄提前到1997年1.97龄和2009年1.86龄。50%性成熟体长(L50)则从1992年的128.6 mm下降到1997年116.5 mm和2009年的110.5 mm。1992年、1997年和2009年间的开发率(E)分别为0.57、0.62和0.58, 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北部湾深水金线鱼种群已处过度捕捞状态。深水金线鱼的种群参数的一系列变化表明, 在高捕捞强度的胁迫下, 深水金线鱼为延续种群, 其种群产生了适应性变化。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金线鱼鱼皮抗冻蛋白的热稳定性,采用多孔变性淀粉对金线鱼鱼皮抗冻蛋白进行包埋,对其包埋工艺和热稳定性进行研究。分别研究多孔变性淀粉壁芯材比、包埋温度和包埋时间等对金线鱼鱼皮抗冻蛋白包埋率的影响,并对其热滞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多孔变性淀粉包埋金线鱼鱼皮抗冻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壁芯材比为30:1、包埋温度为39℃、包埋时间为120 min,在此条件下,包埋率可达(85.12±1.10)%。各因素对抗冻蛋白包埋率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包埋温度壁芯材比包埋时间;热稳定性分析表明,多孔变性淀粉对抗冻蛋白起到了保护作用,提高了抗冻蛋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刺网网目尺寸对南海区金线鱼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线鱼刺网是南海区的主要渔具之一。根据近年来世界上刺网选择性研究常用的最大似然法原理,应用Normal、Gamma和Lognormal3种常用的刺网选择性曲线模型,对1992年在南海区进行的45、50、55和60mm网目尺寸金线鱼刺网捕鱼比较试验的渔获资料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南海区金线鱼刺网的选择性最适合用Log normal模型曲线公式描述。  相似文献   
9.
南海北部金线鱼流刺网渔业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鹏  杨吝  张旭丰  谭永光 《南方水产》2008,4(6):101-107
根据“粤阳东18023”渔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渔获销售记录,结合春、秋2季的渔获抽样测量数据,对使用单片刺网在南海北部作业的大型金线鱼流网船的生产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渔获以底层和近底层种类为主,带鱼Trichiurus haumela、长尾大眼鲷Priacanthus tayenus和金线鱼Nemipterus virgatus为渔获优势种,占产量的29.7%、13.3%和10.5%,占产值的27.4%、24.4%和15.7%;渔船全年作业,汛期在11月至翌年3月,其中1月为旺汛期,休渔期的产量和产值在全年中所占比重很小;优势种渔获以成鱼为主,其CPUE的高值期与汛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基于SELECT模型的南海金线鱼刺网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流刺网网目尺寸对金线鱼(Nemipterus virgatus)的选择性,2008年5月于南海北部渔场用网目尺寸分别为40 mm、45 mm、50 mm、55 mm和60 mm的刺网进行了共同捕捞试验。在SELECT(Share Each LEngthclass's Catch Total)模型的架构下,用Normal、Gama和Bi-normal概率模型拟合刺网对金线鱼的选择性,根据赤池信息指数(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值评价并选出最佳拟合模型。结果表明,试验共捕获金线鱼185尾,金线鱼众数体长随网目尺寸的增加而增大;Gama的估计分隔模型AIC值在所有模型中最小(466.55),将其作为最佳拟合模型;刺网对金线鱼的相对作业强度(Pi)大小顺序依次为40 mm60 mm55 mm45 mm50mm;40 mm、45 mm、50 mm、55 mm和60 mm刺网对体长150 mm金线鱼的选择率分别为98.39%、80.94%、39.30%、13.70%和3.87%。该研究认为将50 mm作为金线鱼刺网的最小网目尺寸不足以达到保护渔业资源的目的,建议将南海区金线鱼刺网最小网目尺寸增加到55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