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7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猪渗出性皮炎也叫“猪油皮病”,是一种以皮肤油脂样渗出、表皮脱落、小水泡形成及体表痂皮结壳为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成年猪中,该病呈慢性感染;而在未断奶和刚断奶的仔猪中,该病呈急性和超急性感染。病原菌通过皮肤创伤感染,传播迅速,同窝仔猪可在短时间内相继感染发病,主要的传播途径为接触感染。该病导致猪生长缓慢,如不及时诊治会威胁整个仔猪群的健康,患病仔猪全身性皮炎可导致出现腹水和死亡,死亡率高达70%,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引起猪的一种细菌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出现坏死性肺炎和胸膜肺炎的典型症状和病理变化为特征。本病多发生于春季和秋末;各种年龄、性别的猪都容易感染,但以6-20周龄多发。引入带菌猪或慢性感染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通过猪与猪之间的接触和接触被污染的空气以及污染的排泄物等途径传播。  相似文献   
3.
猪喘气病又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猪霉形体性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接触性传染病,以咳嗽、喘气为主要症状。各种品种、性别、年龄的猪均可发生,但哺乳仔猪、刚断奶仔猪和妊娠后期及哺乳期的母猪更易发生,成年猪多呈慢性感染。  相似文献   
4.
雏鸡的沙门氏菌病多以种鸡受沙门氏菌污染或在孵化过程中鸡胚受到污染为主,鸡群间的相互散播及污染的饲料、饮水、器具、粪便,带菌的哺乳动物及其它禽类也可造成污染,使雏鸡感染发病。雏鸡的感染多表现为急性、全身性感染症状,可造成大批雏鸡发病死亡,此时,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时没有选择有效的药物及采取相应的措施,存活下来的雏鸡也多转为慢性感染,  相似文献   
5.
本病的临床特征是呈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小猪表现为皮肤和粘膜苍白、黄疸、发热、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发病后数日内死亡,自然恢复的变成僵猪。母猪急性感染时,持续高热(40.0~41.7℃)厌食,偶有乳房、阴唇水肿,产仔后少奶,缺乏母性,产后第三天逐渐自愈;慢性感染的母猪粘膜苍白及黄疸,不发情,不孕,如并发其他疾病,症状加重。  相似文献   
6.
《农村科学实验》2007,(11):37-37
兔瘟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死亡率极高、疫苗治疗效果极差的特征.但疫苗预防效果却极佳。兔瘟一般不会对65日龄以内的幼兔造成侵害.主要侵害3月龄以上的青年兔与成兔。随着疫苗的多年应用.最急性的兔瘟已经很少见了.慢性兔瘟的发作率有上升的趋势。兔子慢性感染以后注射疫苗会加速死亡。去年零星的兔瘟就是以急、慢性兔瘟为主.[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中国猪业》2008,3(9):66-66
海博莱生物大药厂,周绪斌博士:对这两种病并没有所谓的“万能”组方,任何疾病我们总是首先用一个最佳方案。猪附红细胞体的病原是立克次氏体,由于附红细胞体病猪食欲减退或废绝,因此首选用土霉素肌肉注射,20~30mg/kg体重,由于感染引起的贫血。此外感染仔猪以及慢性感染猪还应补铁(200mg右旋糖苷铁)。在治疗的同时要加强管理与预防,首先要有定期的体内外驱虫方案,  相似文献   
8.
流行病学易感性: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最早是在河鮰上发现,后发现斑点叉尾鮰、白叉尾鮰、云斑鮰、短棘鮰也对其有较高的易感性。各个生长阶段、不同性别的斑点叉尾鮰均能感  相似文献   
9.
本病主要侵害鸡和火鸡,2~3周龄内雏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育成鸡偶然也可暴发疫情,成年鸡主要呈隐性或慢性感染。病鸡、带菌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为典型的经卵垂直传播疾病,也可经过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感染。环境卫生恶劣,虫鼠大量滋生等因素对本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猪气喘病又称猪地方性流行性肺炎,是猪的一种慢性肺病,主要表现症状是咳嗽、气喘. 1流行特点本病不分个体、年龄、品种均可感染发病,哺乳仔猪及幼猪最易发病,孕后期母猪及哺乳母猪次之,肥育猪一般慢性感染;主要经猪的呼吸道感染.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冬春季及换季时多发,此外潮湿、高密度、通风差等因素也易诱发.目前该病的发病率高,症状不明显,病死率较低.在实际生产中,多数由于继发感染等其它呼吸道病而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