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遗传工程法改造绒毡层的遗传组成定向培育植物雄性不育系的现状及展望
引用本文:张天真.遗传工程法改造绒毡层的遗传组成定向培育植物雄性不育系的现状及展望[J].种子,1994(4):39-41.
作者姓名:张天真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南京,210014
摘    要:植物的雄性不育系在品种的群体改良及杂种优势的利用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在不仅从拟南芥植物克隆了雄性不育基因(Aarts等,1993),并且通过遗传工程法改造花药绒毡层的遗传组成,定向培育出了油菜、”玉米、棉花等多种重要农作物的核雄性不育系,为雄性不育系的产生提供了一条新途径。1绒毡层提早解离与雄性不育1.1雄性不育系的培育实验证明,花药中的绒毡层对小孢子的发育起了很大的作用。绒毡层的提早或延迟解体往往导致小孢子不正常发育而表现雄性不育。为此,比利时植物遗传系统公司(PlantGene…

关 键 词:遗传工程  绒毡层  遗传  雄性不育系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