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带田玉米上棉铃虫危害特性的研究
引用本文:张登峰,刘海林,王爱玲,韩德强,王志荣,唐生祥.带田玉米上棉铃虫危害特性的研究[J].植物保护,1999,25(2):25-27.
作者姓名:张登峰  刘海林  王爱玲  韩德强  王志荣  唐生祥
作者单位:[1]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林植保所 [2]循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摘    要:棉铃虫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以第2代幼虫危害玉米,7月下旬中期至8月上旬中期为卵盛期,平均百株卵量达26.3粒。玉米雌穗和叶片正面是成虫产卵的主要部位,占全株着卵量82.01%。自然条件下卵历期平均为3.41d,幼虫历期平均为21.2d。一般情况下一个雌穗上只有1条幼虫,一生危害玉米籽粒2~34粒,少有转株、转穗危害现象,平均损失粒重1.9147g,损失率为1.45%左右。

关 键 词:棉铃虫  带状田玉米  危害特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