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利用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揭示小麦抗旱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张红亮,王道文,张正斌.利用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揭示小麦抗旱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J].麦类作物学报,2016,36(7):878-887.
作者姓名:张红亮  王道文  张正斌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21;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049;2.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3.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21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A类)(XD080310703)
摘    要:干旱是影响小麦种植区域分布、产量和品质的最严重的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随着气候变暖、淡水资源日益短缺,干旱对小麦的影响呈现加重趋势。当前,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技术已经成为研究小麦抗旱分子机制的常规和可靠工具,利用这两种技术已在不同小麦品种和小麦野生近缘种中鉴定出了大量参与小麦抗旱分子调控网络的基因和蛋白质。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利用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学技术获得的对小麦响应干旱分子机制的认识,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对应用已有的研究成果改良小麦抗旱性及进一步应用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学技术更好地揭示小麦抗旱分子机理具有参考意义。

关 键 词:转录组  蛋白质组  小麦  抗旱机制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麦类作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麦类作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