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非洲菊灰霉病抗性鉴定技术的研究
引用本文:吴红芝,和凤美,张敬丽,吴景芝.非洲菊灰霉病抗性鉴定技术的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5(3):334-340.
作者姓名:吴红芝  和凤美  张敬丽  吴景芝
作者单位:1云南农业大学 园林园艺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2云南农业大学 图书馆,云南 昆明 650201
摘    要: 灰霉病是非洲菊切花破坏性的病害,在采后阶段的发生和危害尤其严重,培育抗性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抗性非洲菊材料的筛选鉴定是抗性品种培育的必要技术。以生产中显著抗病和感病品种为试材,研究非洲菊灰霉病抗性鉴定技术中适宜的试验材料、灰霉菌孢子浓度、孢子侵染条件和病害评估方法。结果表明, 非洲菊花瓣正面接种病害发展快、不同抗性品种间差异明显;分生孢子的侵染萌发需要充足的氧气和营养,2μL液滴、马铃薯葡萄糖的添加使花瓣发病整齐均匀;病菌的增殖危害与接种时分生孢子和马铃薯葡萄糖的初始浓度相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二者呈反比关系,其中分生孢子适宜浓度为3.0×105~1.0×106个孢子/mL,马铃薯葡萄糖的适宜浓度为3%~6%;接种花瓣放置于室温、自然光、近100%湿度条件下,接种48h是最佳的评估时间。

关 键 词:非洲菊  灰霉病  抗性  病害检测
点击此处可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