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地形因子对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研究
引用本文:王宗明,宋开山,刘殿伟,张柏,李方,张树清,张春华,杨婷.地形因子对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8,28(6).
作者姓名:王宗明  宋开山  刘殿伟  张柏  李方  张树清  张春华  杨婷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12
摘    要: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分析了1954-2005年海拔高度和坡度因素对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过去近50a,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剧烈,其中耕地增加了2.25倍。与耕地面积急剧增加相对应的是湿地、林地和草地的大幅度减少。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地表区域有不同的表现,其中耕地的增加主要发生在海拔200m以下的地貌部位,尤其是海拔100m以下的地貌部位;湿地面积的减少也主要发生在海拔200m以下的地貌部位,其中大部分发生在海拔100m以下的地表单元。林地与草地在各个海拔高度区间的变化趋势呈波动状态。城乡工矿用地在各个海拔高度区间都有一定的变化,其中海拔200m以下变化尤为明显。三江平原耕地面积在各个坡度级别上均呈增长趋势,在坡度小于1°的地貌部位增加最多。坡度大于10°时,耕地面积的增长比例非常小。林地、草地和湿地的变化均主要发生在坡度小于1°的地貌部位。水域、城乡工矿用地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坡度较小的地貌部位。

关 键 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遥感  海拔高度  坡度  三江平原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