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稳定剂对砷污染土壤的稳定效果及抗酸雨淋溶能力
引用本文:莫小荣,李素霞,吴烈善,林俊良,杨斌.不同稳定剂对砷污染土壤的稳定效果及抗酸雨淋溶能力[J].南方农业学报,2020,51(6):1360-1368.
作者姓名:莫小荣  李素霞  吴烈善  林俊良  杨斌
作者单位:北部湾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广西钦州 535011华中农业大学新型肥料湖北省工程实验室/微量元素研究中心,武汉430070北部湾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广西钦州,535011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南宁,530004北部湾大学广西北部湾海洋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钦州,535011
摘    要:目的]探索FeS、电石渣和菌渣对砷污染土壤的稳定效果及抗酸雨淋溶能力,为砷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分别投加质量比为2%的FeS、电石渣和菌渣到砷污染土壤进行稳定化处理,分析不同稳定处理砷的浸出毒性、生物有效性和赋存形态,并通过模拟酸雨试验分析稳定处理后砷污染土壤的抗酸雨淋溶特征.结果]各稳定处理土壤砷的浸出毒性和生物有效性排序均为污染原土>菌渣组>电石渣组>FeS组;FeS对砷的稳定效果最佳,其处理土壤砷的浸出浓度按照国标硫酸—硝酸法(SNP)、美国毒性浸出程序(TCLP)、化学提取法(CE)和生理原理提取法(PBET)顺序分别为0.90、0.68、3.14和0.15 mg/L.稳定处理降低了土壤易溶态砷含量,FeS组降幅最大,达18.51%,主要将易溶态砷转化为铁型砷;电石渣组次之,主要将易溶态砷转化为钙型砷及部分铁型砷和铝型砷;菌渣组降幅最小,仅为9.23%.模拟酸雨淋溶试验结果表明,淋出液砷的浓度在污染原土最高,其淋洗至第15 d时砷的浓度仍有7.03 mg/L,但呈降低趋势;电石渣组居高不下;菌渣组呈先升高后降低至平稳的变化趋势;FeS组下降至低水平保持平稳;不同稳定处理土壤淋出液pH均升高.淋洗后,各处理土壤总砷含量降幅排序为污染原土>菌渣组>电石渣组>FeS组,污染原土降幅最大,达25.34%,主要降低易溶态砷;FeS组降幅最小,仅为4.89%,主要降低少量易溶态砷和铝型砷;电石渣组和菌渣组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结论]FeS对砷稳定效果好,抗酸雨淋溶能力强,能有效降低土壤砷的浸出毒性和生物有效性;菌渣和电石渣具有一定的稳定作用,适合作辅助剂增强稳定效果,但需适量添加电石渣,避免破坏土壤理化性质.

关 键 词:    土壤    稳定处理    浸出毒性    生物有效性    模拟酸雨

Effects of different stabilizers on arsenic-contaminated soil and resistance to acid rain leaching
MO Xiao-rong,LI Su-xia,WU Lie-shan,LIN Jun-liang,YANG Bin.Effects of different stabilizers on arsenic-contaminated soil and resistance to acid rain leaching[J].Journal of Southern Agriculture,2020,51(6):1360-1368.
Authors:MO Xiao-rong  LI Su-xia  WU Lie-shan  LIN Jun-liang  YANG Bi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南方农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南方农业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