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在多杀性巴氏杆菌弱毒株中的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
引用本文:程太平,荣俊,刘晓娜,邵伟,龚大春,杨待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在多杀性巴氏杆菌弱毒株中的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8(3):73-76.
作者姓名:程太平  荣俊  刘晓娜  邵伟  龚大春  杨待建
作者单位:1. 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5
2.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5
基金项目:长江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
摘    要:将重组质粒pET28 a-VP2转化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弱毒株G190E40,探讨该转化菌表达的VP2是否具有免疫原性,以及重组表达质粒在转化菌内的稳定性。该转化菌在体外经IPTG或乳糖诱导,表达产物经AGP检测,VP2滴度可达1/4;经间接ELISA检测,VP2滴度可达1/512;经SDS-PAGE分析,出现VP2蛋白条带。结果表明,诱导表达的提取液中有一定量可溶性VP2。将pET28 a-VP2转化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弱毒株G190E40经诱导后,接种爱维茵肉仔鸡,21日龄及35日龄时,分别肌肉注射菌液0.1、0.2 m l/只(3×108个/m l活菌)。49日龄时,感染IBDV标准强毒株BC6/85。IBDVVP2血清抗体检测结果,不接种组(B)、0.1 m l接种组(C)、0.2 m l接种组(D)及空质粒转化菌接种组(E)的AGP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65%、70%、0;间接ELISA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80%、85%、0;IBDV强毒感染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5%、75%、75%、5%。经t检验,B组与C组、B组与D组、E组与C组、E组与D组,P<0.05,差异均显著,但B组与E组、C组与D组,P>0.05,差异均不显著。免疫试验结果表明,诱导表达产物VP2可有效地刺激鸡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刺激鸡体建立的免疫力可以抵抗一定剂量强毒的攻击。在质粒稳定性测定中,第9代次及以后的3个代次,20个菌落的VP2目的基因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表明该质粒在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弱毒株G190E40内是不稳定的。

关 键 词:多杀性巴氏杆菌  弱毒株G190E40  IBDVVP2基因  表达  免疫原性

Expression of VP2 gene of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in attenuated strain of Pasteurella multocida and its immunogenicity study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