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河流域棉区甜菜夜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引用本文:王智广,刘少芳,崔书瑞.黄河流域棉区甜菜夜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中国棉花,2006,33(10):29.
作者姓名:王智广  刘少芳  崔书瑞
作者单位:河北省馆陶县农研会,057751
摘    要:近年来,“甜菜夜蛾”在棉花上的危害渐趋严重,且由于该虫的抗药性极强,用一般农药根本“治不住”,一些棉农称之为“打不死的棉铃虫”。1害虫特征①成虫(蛾)的体长1~1.4cm,体色灰褐色。②卵粒呈馒头型,初产的卵为浅绿色,接近孵化时为浅灰色,平铺一层或多层重叠为卵块,覆盖有灰白色绒毛。③幼虫体色多变,但体色以绿色为主,也有灰褐色或黑褐色。幼虫有假死性,稍受惊吓即卷成“C”状,滚落到地面。幼虫怕强光,多在早、晚为害,阴天可全天为害。体长2cm左右,与棉铃虫相似,但该虫体表面蜡质层较厚且体表光滑,对农药的抗性显著强于棉铃虫。2发生规…

修稿时间:2006年7月20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