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黑龙江省安达地区大豆孢囊线虫生理小种遗传分化现象
作者单位:;1.黑龙江大学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150080;2. 中国科学院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黑土去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 黑龙江 大庆 163000;4.黑龙江省丰禾种业有限公司 黑龙江 双城 150100
摘    要:大豆孢囊线虫病是严重制约大豆生产的重要世界性病害,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域之一,田间种植抗线3号生理小种的品种抗性已减弱甚至丧失,但线虫具体发生怎样的变异还不清楚。目前,Riggs和Schmit的鉴别标准已不能满足当前小种的鉴定,通过线虫的卵量来比较鉴别寄主的抗性差异可能将是更进一步分析小种变异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在田间鉴别寄主初步鉴定变异的地块,采取了安达地区两个地点的土样进行单孢囊分离培养和温室生理小种鉴定,同时也采取了山东泰安4号生理小种的田间土样作为对照。每个土样进行单孢囊繁殖,然后扩繁接种鉴别寄主,35 d~40 d后调查植株根表和土壤里的雌虫总数,再研磨雌虫收集卵量。利用孢囊的雌虫指数温室盆栽结果鉴定出安达的两个土样和山东的样品都是4号生理小种,但是通过线虫卵量和对照感病品种Lee比较,却发现安达的两个样品和山东的4号样品有很大的差异。田间初步实验和温室盆栽鉴定结果表明安达地区3号生理小种已经发生变异,温室试验表明该地区存在4号小种,且小种的毒性有明显的分化。图2,表2,参15。

关 键 词:大豆孢囊线虫  生理小种  毒性变异  线虫的繁殖力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